李曉將趙軒買畫的事說了,他們覺得趙軒是腦子壞了,但王葉昆和董立可不這樣認為。
“上麵有什麼好東西?”董立好奇道。
如趙軒買的那個頭巾,古玩行裡很多真假相組的物件多了去。
趙軒手伸進口袋,將之前從畫上解的那個彆子拿出來,放在桌麵上道:“那卷畫上有個彆子,我看著不錯就收了起來。”
郭正和李曉這才明白,原來買畫是假,目的是這個。
彆子很小,通體乳白色。
長度約在三公分,整體寬度不足兩公分,就像是開叉的樹枝,一枝短一枝長。
一麵微凸,上雕一些似如意的紋飾,而另一邊全素,倒是在合枝處雕有四個字。
王葉昆打開旁邊一個抽屜,拿出一個放大鏡,將其拿起看起來,片刻驚歎道:“羊脂白玉啊,做成玉彆,太奢侈了。”
因為玉上毫無瑕疵,半透明的乳白色,所以很容易讓人誤解成是塑料。
“橫平豎直,雕工精湛,看上去有點像乾隆的工。”
翻到素麵,隻見背上隸體書:漢青拜賞,四字。
王葉昆將東西放下,眼望窗外沉思起來。
董立上手看了片刻道:“這些古代讀書人真奢侈,一個彆子居然用上好的白玉來做。”
他放下後,上手的是郭正。
董立問道:“小郭,知道漢青是誰嗎?”
郭正搖搖頭。
“這是乾隆工,而這類彆子多用於書簽、卷攏之用,算是讀書人的一種實用器。
乾隆時期的讀書人,叫漢青的,我所知就是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的方簡,不過方簡應是合肥人才對,為何?”
王葉昆笑著道:“這古玩攤上,彆說合肥,就是老外的東西也有不少,如今這東西,已不是往昔,某東西出於某處,傳承清楚明了。”
“這個值一千塊?”
雖然聽他們說的熱鬨,但李曉覺得這玩意太小了。
“一萬塊,我收了如何?”王葉昆目光炯炯的看著趙軒。
趙軒微一沉吟道:“家中長輩酷愛文房之物,非不願實不能讓與他人。”
王葉昆一聽此話,頓時不好意思道:“是我太唐突了。”
不是對價格不滿意,隻是像這類小東西,趙軒真的不稀得賣,作為禮物,不管是送給外公,還是送給吳老他們,肯定都喜歡,
既然身邊人喜歡,那一萬塊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賣的。
趙軒想起之前所聊的話題,接著問道:“王掌櫃,之前所說刻葫蘆,我剛剛打眼看,你這倒是不少手工雕品,為何?”
王葉昆長歎一口氣道:“刻葫蘆雖是傳統工藝,但所好之人並不多,多是一些遊客當作紀念品買著帶回,
既是紀念品,對刻工的要求就低,反而對價格的要求甚嚴,機器雕快速省工,價格也低。
唉,現在那些老手藝人也快混不上一口飯了,我之所以賣手工雕,就是怕某天斷了傳承,把這門手藝給丟了。”
機器確實給人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機器對傳統手工業的衝擊可謂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