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驚道:“和氏璧不是和田玉?”
趙軒淡笑著搖了搖頭。
“我知道那是個笏板,不過我之前為什麼沒聽過秦時期就有?我還以為笏板直到唐時期才有的呢。”郭正再度道。
趙軒了然,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唐高祖時期,明文規定了各個階層持笏的材質。
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對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
不過笏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或者更早,《釋名》有言∶‘笏,忽也,備忽忘也。’
《禮記·玉藻》中也有記載:‘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
更早的時候,不僅是臣子,就連王一級也會持笏,不過後來有了專門的書記官,王這一級自己就不帶了。
笏也有區分的,紙張發明之前,還有私用,稱之為‘牘’,上朝握手中稱之為‘笏’。
陃室銘中有一句:‘無案牘之勞形’中的牘就是指此物。
聽郭正問為什麼之前看的少,趙軒解釋道:“晉之前的笏多為木製,經曆累月根本保存不下來,
晉時風氣開放,笏的材質才多了起來,那時還把此物當成禮物相互饋贈。
不過到唐時,變成了身份的象征就不允許私相授受了,所以就有了‘其一門執象笏者百餘人。’之說,
說明一個大家族裡,當官的多,勢力龐大。
這件之所以是玉的,是因為這是始皇帝禦賜的,賜一個木的不像話。
相當於軍功章之類,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不僅郭正聽的入迷,旁邊的王紹江也聽的起勁,雖然趙軒偶爾摻雜的文言文,他理解有些困難,但不妨礙他向學之心,
這是什麼,這都是學問啊!
聽進去了,以後拿來吹牛,也顯得咱有學問不是。
台上,拍賣師已開始介紹起物件來。
“秦藍田玉笏板,長51公分,寬6公分,曆兩千多年依舊完好,乃是始皇帝親賜之物,
不說整個世界獨一份,但想來相同者也極難尋覓…,
話不多說,起拍價288萬,每次叫價不低於5萬,請競拍。”
這次趙軒沒有采取任何策略,因為這個物件他是誌在必得,當先開口道:“500萬。”
……
ps:笏板禮記玉藻中所記尺寸為兩尺六寸,結合不同時期一尺的長度不同,51公分並不一定準確哈。
**://**.eexsw.cc/100113/36304777/
**.eexsw.cc。m.eexsw.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