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六十二章 爐子的學問_重生之乘風而起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兩百六十二章 爐子的學問

第兩千兩百六十二章 爐子的學問(2 / 2)

「趙汝珍,曾任

清末大理院少卿,民國後任bj西城區培育中學校長。是京城的古玩收藏家,學者。汝珍先生之學養、心性、境界,堪為傳統文人之典範。其文房之雅,雜陳精玩,見者無不咂舌。而對宣爐研玩之深,為時之最者。」

「汝珍先生收藏的銅爐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素雅的文房雅器,有著紅、栗之皮色者,有纖塵全無之銅本色者。」王老爺子說道:「另一種是帶著點金鎏金的華麗之爐。在其所著《古玩指南》之書,對銅爐的鑒賞見解非常的深入獨到。」

「一九五一年的時候,汝珍先生見我對銅爐非常的喜愛,便將其珍藏的"衝耳金片三足爐"相贈。」王老爺子說道:「我當然非常高興了,高興得一晚觀摩,連睡覺都免了,第二天帶了一對兒短嘴斑點灰鴿回贈於他。」

「就是這個銅爐?」王主持人指向桌上那個小銅爐。

「對,就是這個。」王老爺子說道:「我現在年紀已經太大了,也效仿卿丈先生和汝珍先生,將銅爐傳給了令我完全放心之人。不過這個小銅爐和我夫人的雷琴,我們老兩口還沒舍得,得等到我們過世之後才給他。」

說完還慫恿王主持人:「銅器漆器不忌憚上手,不用戴什麼手套就可以直接玩,你可以拿著看。」

王主持人受寵若驚,小心翼翼地將銅爐拿起來欣賞。

爐子非常漂亮,通體包漿厚重如栗子殼,甚至連栗子殼內部那種深淺程度不一的纖維狀紋理也非常類似。

關鍵是這個路子上還有許多碎金片,這部分依然保留著金黃,就好像秋天落在泥土上的銀杏葉一般,斑斕耀眼,堪稱爐中極品。

等到將爐子翻過來,王主持人發現還有兩行底款:「崇禎壬午冬月青來監造……誒?這不是宣德爐?」

「宣德爐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當時根據《宣和博古圖》以及宮廷收藏的一些青銅器,還有宋代的一些瓷器為範本,燒造了一爐品質極高的香爐。」

「而其後自宣德三年以來的幾百年間,由於民間大肆仿製、工藝技術也不斷提高,時至今日,那些原藏宮禁民間的正宗宣德爐與民間仿品混雜一起,以至魚目混珠,難辨真偽。」王老爺子說道:「所以現在收藏的圈子裡有句笑話,說是距今幾千年前的商周青銅器到處可見,距今五百來年的正宗宣德爐卻找不到了。現在大家所說的宣德爐,其實是按照當時宣德爐造型所造的明清高品古銅爐的代名詞。」

「因此我們看爐,一般看幾個要點。首先是年份,年代成為鑒彆銅爐的重要依據。同時,造型的簡約和優雅也是評判的重要依據。」

「此外,用銅和各種輔助金屬的配比,也是判斷宣德爐好壞的重要依據。在製作爐子時會使用很多的銅,而銅在當時是一種較貴的金屬,所以說,如果用料比較狠,還添加了金銀,比如這個衝耳金片三足爐,設計得就很奢侈。

「此外,皮殼也是判斷銅爐好壞的重要依據。銅爐留存到今天,其外觀會產生氧化,有梨皮色,還有墨古色,也稱為黑漆古,還有栗子殼,棗皮紅,橘皮紅燈多種皮殼包漿,在欣賞過程當中,會有千變萬化的感覺,這也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趣。」

「最後就是款式了,宣德爐的款式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最常見的款式是年號款,也就是所謂的"大明宣德年製"用得最多。而文人款或是私家款,在爐中就非常稀少,珍貴程度其實要勝過"大明宣德年製"的仿款。」

免費閱讀.(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提燈女神 中獎被害,複活後,我人間無敵 1962:饑荒年,我可以每天穿回現代 重生之我不為妾 七零隨軍:嬌嬌知青帶著空間暴富 讓你當反派,你把女主都拿下了? 鬥羅:供奉殿神女她過分強大 這個頂流不怕塌房 思明月 嬌軟雌性會療愈,獸夫深陷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