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
第二聲炮也在這時響了。
分彆站在福王與呂維祺右邊的刀斧手,將他們二人脖頸後插著的亡命旗拔掉,扔到了地上,隨即轉身退在旁邊。
呂維祺雖仍是跪在那裡,但能明顯看出他的身體正在不自覺的抖著,而福王朱常洵卻已經失去了勉強自持的能力,直接癱在了地上。
西關法場上萬頭攢動,屏息無聲。
“嗵!”
第三聲號炮一響,站在他們身體左邊的刀斧手就伸出左手將他們頭上的發髻一提,同時大聲喝道“跪好!”
說時遲,那時快!
圍觀的人們隻看見陽光下一道白光一閃而過,福王朱常詢與呂維祺的兩顆頭顱便飛落在地上,兩股鮮血迸射出三尺以外。
從西關法場到內城的城頭上,前來觀斬的百姓們迸發出震天動地的齊聲喝彩
“好!!!”
執行砍頭任務的這個行刑刀斧手起身向前走了兩步,彎腰提起來福王朱常洵和呂維祺的人頭,再走向監斬台而去。
他們遵照賊將李過的命令,要將這兩顆人頭帶進洛陽城內去,懸掛在福王宮門前的華表上,這即為古人所說的“梟首示眾”。
…………
行刑完畢,李過這個監斬官的任務完成,他帶著幾個偏將走下監斬台,上了戰馬,喇叭一吹,鑼鼓開路,率領著步、騎賊兵就要奔周公廟那邊回去複命。
才走出幾十步遠,就遇見一個闖王李自成身邊的小校,他捧著闖王的一支令箭,後邊跟著兩個太監模樣的中年人,他們背後跟著一輛破舊的牛車,上麵載著一具桐木白棺材。
他們見到李過等人策馬過了,便退避到了路邊,打算等候李過帶著他的人馬過去。
李過卻在道路上駐馬停下,向那手裡捧著闖王令箭的小校問道“這些是什麼人?”
那小校利索的回道“回將爺,這兩人是福王宮中的承奉太監,剛才他們到周公廟前向闖王乞恩,要來收殮福王的屍首,已蒙闖王恩準。
不過闖王也說啦,他們可以先將福王的身子收殮,福王的頭還要再懸掛三天以後,才能給他們。
他們害怕福王的民憤大,會被百姓們阻擋,所以懇求闖王發下令箭,好前來收屍。”
李過點了一下頭,就策馬奔周公廟而去。
據史載,這兩個為福王朱常洵收屍的正是福王宮中王姓、張姓承奉太監,他二人悄悄將福王的屍骨埋葬在周公廟北一個亂墳崗中。
直到崇禎十六年的正月,崇禎皇帝才下旨將福王重新厚葬在孟津,而這王姓和張姓兩個承奉太監及他們的家人,也全都被福王世子朱由崧帶去了南京城。
crpt;/crpt(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