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往那個方向瞪了一眼,接著說。
“前院李大爺和三大爺閻埠貴在壘灶,大家也都看到了,他們在用實際行動支援前線,我們戰士主要的口糧就是炒麵,我們需要把它製作出來,送到前線去,大家說好不好?”
“好”全院異口同聲的說。
“那麼接下來就是誰家壘灶,誰家炒麵了,大家也看到了,除了灶台,還得有地方放柴火,有地方放糧食。前院,壘了兩個,剩的地方不多,也就再能搭一個,前院你們誰來?你們得考慮好,白天還得上班吧。”易中海衝著前院人們的方向說。
前院就剩四戶人家,都踴躍報名。
“還是我來吧,我家那口子不死,現在也應該在朝鮮呢,他的老部隊都去了,他的戰友都在那,就算我為我家那位儘份心。”說話的是王寡婦,平時接觸都不多,就知道,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一個男孩十四,叫周誌軍,一個女兒四歲,叫周念平。聽她這一說,原來人家是烈士家屬啊。
張連長動容了,連忙站起來,衝著王寡婦敬了一個禮。主要張連長懊惱自己工作沒做到位,眼皮底下有烈士家屬都不知道。還好,馬上要人口普查登記了,到時候得仔細點。
張連長直接拍板就她家了,讓閻埠貴幫著,閻埠貴答應了。
後麵大家經過討論,中院四個灶,何大清當仁不讓,還要壘倆,他和他兒子一人一個。錢家一個,易中海一個,張國平一個,也是經過這次大會才知道何大清家旁邊獨居的老張頭也是廚師。
後院地方小,劉海忠家一個,人家也兒子多,許大茂也想要,他老爸老媽都要上班,他自己才十四歲,最後花落龐氏家了,老龐家,也倆兒倆女。
最後決定,其他人閒時各家都去幫忙,糧食先可上級分配的先來,炒麵製作方法讓李大爺教給大家。
就這樣轟轟烈烈的炒麵支援前線工作就開始了。
等實際炒作開始,各種問題出來了,這炒麵真是個力氣活啊。家裡的婦女們沒幾個能炒的,也就龐氏和王寡婦,這白天老爺們都上班了,實際炒麵的就四個灶,龐氏,王寡婦,老李頭,還有傻柱。
沒錯,傻柱說啥都在家炒麵,不跟著上班了,何大清也隨了他。還彆說就傻柱出馬,連老李頭都誇讚連連。
經過試驗白天四個灶,傻柱能出一千斤,剩下加一塊也就一千五斤,晚上全開,下班回來的也就乾個半夜,白天那四個灶的晚上還要休息,晚上效率低下也就二千五百斤。一天一共五千斤。
這離立下的軍令狀每日一萬斤差一半呢。
易中海發愁啊,趕緊找閻埠貴和劉海忠討論,倆人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閻埠貴愁眉苦臉的往家走。
四合院前院西廂房(我來了,猜我是誰?)
閻埠貴推門進來了,愁眉苦臉的坐在楊瑞平旁邊。
看著楊瑞平詢問的眼神主動把難處說了,還說三個大爺正在想辦法。
閻解曠也聽到了,邁著小短腿,來到他爸旁邊,拉著他爸往自家灶台方向去。指指灶台,“炒麵”
閻埠貴開始還沒明白什麼意思,想了一想,恍然大悟,“我們真是一葉障目啊。”說完,急急忙忙往外跑去。
楊瑞平也知道自己兒子啥意思,抱起來,狠狠的親了一口,“還是我家老三聰明。”
閻解曠心說:“我可是操碎了心。”
總想著那個年代的艱苦,忘記那個年代人的信仰。後輩的我們怎能忘記當時的人們。
本章完
:..0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