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年六月,四合院後院
聾老太太在自己門口躺椅上曬著太陽。
龐氏在收拾雞窩,看樣子想養幾隻雞,龐小貝跟著前後忙活著,看著就是搗亂,
龐家的老大老二和老三說是出去打獵去了,龐家老大已經轉正了,二十七萬的工資,家裡其實不缺錢,但現在市場上難見肉食。
劉海忠家靜悄悄,這是很少見的,鄰居可都記得他家在四九城已經沒有親戚了。
許伍德家也沒人,看來又沒回來,自從許大茂去石家莊求學,他家就很少出現在四合院。
一大媽李翠蘭端著托盤,來給聾老太太送飯來了,院裡就三人,劉翠蘭跟龐氏打了聲招呼,就跟聾老太太進屋了。
龐氏收拾完,拉著龐小貝,洗手,該做午飯了,那三個癟犢子也該回來了。
人不經念叨,兄妹三人,一人拿著一隻野雞走進後院。
龐氏也嚇了一跳,“你仨捅野雞窩了。”
二妹蹦蹦跳跳的跑過來,“是老三,老三太會下套子了,一下一個準。”
老三龐中河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運氣,運氣”。
龐氏指著一隻,跟老大龐中華說,“去給太太送一隻。”
龐中華拎起一隻,往聾老太太家去了。
不一會兒,就空著收回來了,龐氏也沒問,開飯最重要,四小隻餓了。
聾老太太在自家吃著飯。
李翠蘭看著那隻雞,想著怎麼做。
聾老太太說道:“傻柱在就好了。”李翠蘭深表讚同的點點頭。
李翠蘭說道:“我去買點蘑菇,咱也做小雞燉蘑菇?”
“老許家有,要是沒有,何大清那也應該有,去問問。”聾老太太饞了。
李翠蘭說道:“得了,老許家沒人,早上,中海就嘀咕一遍,說老許家還是不是四合院人了。我去大清那吧。”
李翠蘭轉身出去了,聾老太太聽完李翠蘭得話,皺著眉頭,中海這是又要飄啊,這是誰給他的底氣啊。
聾老太太剛放下碗,李翠蘭就回來了,何大清也不在,娘倆有點泄氣。
李翠蘭收拾碗筷,門響了,“誰啊,進來吧。”聾老太太喊道。
王主任左手提著一籃雞蛋,右手拿著一堆山貨進來了。
“奶奶,我來看你來了。”王主任一邊往桌子上放東西,一邊衝著聾老太太說。
聾老太太佯裝生氣的說道:“來就來,還拿東西,一會兒走的時候帶走啊。”
王主任拉著聾老太太的手說,“這是我家那口子特意給您帶的,您留著吧。”
聾老太太臉上樂開了花,李翠蘭也樂了,得,蘑菇有了,還是上好的。
五三年六月底四合院前院
閻埠貴在前院澆著花,眼神時不時往自家耳房瞟。
自從閻解曠搬到耳房,張木匠和李老頭給他拉來不少的書,都是精品,有的閻埠貴都沒聽說過。
還沒等閻埠貴張口,門口就掛了一個牌子,“私人珍藏,概不外借,君子之交,免開尊口!”
閻埠貴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這牌子就是給他掛的,你跟伱老子君子之交啊。
轉過身,看著新來的小兩口進來了,熱情的打著招呼。
對門這新搬來的小兩口,分了一個廂房一個耳房,跟王寡婦家挨著。
閻埠貴沒說幾句話,就套出來人家是軋鋼廠技術員,剛從東北調過來。
小兩口,男的叫溫軍,女的叫李娟。開朗大方,隻一天功夫,李娟就成了四合院前院的孩子王。
周念平和孫曉龍就圍著李娟轉,就是倆人太年輕,沒考慮輩分,讓倆孩子叫他們哥哥姐姐。
李娟還知道這前院還有一個孩子,但沒見過,就是這閻老師的老小。
閻解曠現在是宅男生活,除了吃飯,基本都在屋裡,偶爾會去暖棚。
其實閻解曠也不想,現在正整理福貝勒的珍藏,他不懂啊,就得從頭學,再拿出福貝勒的珍藏相互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