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朱聿鍵緊隨其後道:“關鍵是在少府購置大額債券,是需本人親至的,還要查驗相應資質,這些都是陛下明確的製度啊。”
“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似笑非笑道:“朕是明確這些製度不假,可其中有一項,是可通過作保,繼而免於繁瑣的檢驗與審核。
華彙銀號恰好就有這個資格。
在這世上是沒有秘密可言的,華彙銀號發展到現在,已有人探到一些實底,國舅王升可能是幕後金主。
一個可能就可以做很多文章。
而華彙銀號嚴苛的保密措施,絕不泄露經辦儲蓄個人信息,經過較長時間的檢驗,被不少人所認可。
因此圍繞搶購債券的局,就在悄然間拉開了帷幕,為何朕當初不擔心頒售的債券,不會留下空額嗎?
原因就在於債券錨定的是皇莊田產!
這可都是北直隸境最肥沃的土地,關鍵是還都連成片啊,哪怕到期無法兌付本息,真拿皇莊田產進行置換,這買賣也是穩賺不賠的。”
“一個個的如意算盤打的真好。”
朱聿鍵眉頭緊蹙道:“如此一來的話,算是堵上一個隱憂,即少府到期無法兌付本息,又不願拿皇莊田產置換,則這些幕後持有者,即可找些人擁堵京城,煽動輿情,繼而徹底鬨開。”
“孺子可教也。”
朱由校露出讚許的神情。
“皇兄,這些人都是誰?”
朱由檢上前詢問道。
“這點朕不能講。”
朱由校卻道:“朕知曉的這些人,可能也隻是少部分,還是鸞衛暗查到的,跟華彙銀號本身無關,涉及華彙銀號的信譽,斷不能因此事而斷掉。”
牽扯到信譽問題,朱由校絕不會打任何馬虎眼,尤其是華彙銀號,其背後承載太多的期許,一旦說信譽破掉了,想要構建和完善大明的金融體係,那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過去曆朝發行的寶鈔,已徹底耗儘這方麵的信譽。
大明的財政想要徹改,想要真正意義上變好,就必須要推動幣製改革,倘若沒有鑄幣稅的加持,中樞財政永遠缺少底氣,畢竟現階段的大明,涉及到幣製這一塊,是非常混亂的,不僅中樞能夠鑄幣,地方也能鑄幣,且沒有統籌調控這一說,更彆提民間私鑄成風,不做好萬全準備便觸碰,那大明上下必亂!
“皇兄給萬民的福祉,就這樣被一幫道貌岸然之輩給侵吞了?”朱由檢垂著的雙手緊攥著,表情異常難看道:“這買賣叫他們做的,就是一個穩賺不賠啊!”
“現實本就這樣殘酷。”
朱由校笑笑,眼神淩厲道:“皇弟不會真的以為,朝廷明確的那些惠政,真正受惠的是底層群體吧?首先享受到好處的,實則是那些享有特權的人。”
“這世上有太多的事情,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想要解決一些問題,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出手。”
“現在這個局啊,才剛剛鋪開而已,朕需要很多金銀,由此才能聚民興工,甚至進一步將局攪渾,慢慢看,慢慢品,還有太多的事情尚未達到朕的預期,所以現在不要在心裡下定論。”
講到這裡,朱由校緩緩抬起頭,看著那湛藍的天,眸中掠過一道精芒,他很喜歡這種反複博弈的過程,畢竟這一期間,他能看到很多人性,在結果沒有徹底落地前,最忌諱的就是心生驕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