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吐蕃國內不設象雄茹,但唐軍習慣把象雄那邊的十個東岱,統稱為“象雄茹”加以區彆。這些人,通常都被吐蕃軍中的禁衛軍,驅使到前線與大唐對陣當外圍炮灰,經常從事後勤運輸的相關任務。
象雄地區的東岱,向來都是吐蕃軍中的“囊霞”大戶,承擔後勤任務。西部的唐軍邊軍也是看到風馬旗,就知道這是吐蕃軍的後勤隊伍。
論欽陵之後,吐蕃也開始軍事專業化,打仗不再是青壯前方作戰,老弱婦孺後方補給了,三大補給基地也是因此設立。調動象雄如與蘇毗如的東岱,負責後勤與外圍偵查任務,也是吐蕃軍中常態。
在河西打了二十年仗的轅門二龍,將這些告知了方重勇。他們看到行進緩慢的車隊逐漸靠近,這下方重勇也看清楚了,都是花花綠綠的彩旗,上麵並無圖案。
尼瑪,難怪看不清的!
方重勇在心中暗罵了一句,他之前還以為自己是在女人身上衝多了,搞得視力下降。
“吹號角,打旗語。讓弟兄們衝上去把吐蕃人的隊伍殺散,放他們跑路!輜重留在原地,讓劉貢派人來舔包。”
方重勇對烏承恩下令道。
“舔包?”
烏承恩一愣,沒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
“就是……搬運物資到峨堡嶺。”
方重勇麵無表情解釋了一句。
“得令!”
烏承恩大吼了一聲,隨即從懷裡掏出號角,直接吹了起來!
嗚嗚嗚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響起,早就等得不耐煩,要衝上去砍殺的銀槍孝節軍士卒,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在草原上縱馬奔馳,朝著吐蕃人的後勤車隊衝去。
一邊衝刺,一邊拿出馬弓射箭。一麵又一麵“風馬旗”被砍倒,那些來自象雄的吐蕃軍三流士卒,毫無抵抗意誌,扔下車隊就撒歡了跑路,速度比兔子還快!
原本以為的惡戰,變成了一邊倒的騎馬與砍殺。好在這些都是戰功,銀槍孝節軍的士卒們也沒有矯情的嫌這嫌那。
方重勇雙腿夾著馬鞍,雙腳踩著馬鐙,騎在馬上,孤零零在遠處抱起雙臂,冷冷看著眼前一邊倒的廝殺,忍不住心中一陣陣的好奇。
吐蕃軍的主力,到底在哪裡呢?不可能後勤基地都沒有吐蕃軍主力吧?
據他推測,峨堡嶺上的駐軍,應該是來自蘇毗區負責警戒任務的吐蕃二流軍隊,裝束與裝備都比較接近羌人,戰鬥意誌薄弱,很可能是蘇毗區孫波茹的人;
而現在這支運送輜重的後勤部隊,則是來自象雄區的後勤兵,乃是吐蕃軍中的三流軍隊,看到唐軍騎兵就跑路。
吐蕃王族與後族所屬,盛產大論的衛茹軍隊,為什麼沒看見呢?
方重勇當年就是從他那位吐蕃便宜“義兄”恩蘭達紮路恭那裡,打聽到對方就是出自邏些城以北一個吐蕃權貴之家,正是隸屬於衛茹的王室禁衛軍家庭。
他是來自衛茹的托岱東岱,這裡就是吐蕃禁衛軍一部的基本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