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老朽上山拾柴見到了一名無頭屍體,當時把老朽給嚇得,連忙呼喊同村的人過來並將此事報了官,
這件事情縣令大人是知曉的,老朽當時也帶著縣令大人去看了,
由於當時沒有證據縣令大人隻能判為他殺,正打算搜尋證據的時候您猜怎麼著又有村民來報信!他們也跟老朽一樣見到了無頭屍體!
這還不止一次兩次,最叫人感到害怕的是這一天之內竟有十幾具屍體!最終經過勘察後這才發現這些死者的傷口竟有驚人的相似!
縣令大人認為此事並不簡單,派了大量人手前來取證,最終無功而返,
縣令大人本就因為這事弄得焦頭爛額,不想這段時間每天都有人死亡,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生前都去過永樂寺!
這些都是當地村民親眼見到的,以至於在當地流傳了詛咒一說,
起初老朽也是不信這鬼神一說的,直到一位有名的道士來到此地後發現端倪並對老朽說此乃紀綱的冤魂作祟!
紀綱生前桀驁不馴,詭計多端,生前做過許多壞事,即便被督察院處死可他的冤魂卻徘徊在這臨沂縣,
道士說紀綱死後本就不甘,當時也沒有人發現,更沒有請高人做法鎮壓這才導致邪氣擴散,至今已過兩百哉,以他之能怕是無法驅散邪氣,
如今這永樂寺的陰氣太重,高人已無法鎮壓死者的怨氣,當地百姓聽聞此事後鬨得人心惶惶!以至於沒有幾個臨沂人敢去往永樂寺禱告,
碰到了路過的百姓會勸說幾句,實在勸不動的我們也不會多管閒事,至於這下場……唉!想必也成了一具屍體,
三位大人,您說這天底下真有這麼巧的事嗎這紀綱為何死後也不肯放過我們難道說他真的想把我們臨邑縣的百姓一並殺死不成”
在這件事情上即便是身為鎮撫使的唐劍秋也不好說;
單說紀綱怨氣過重變成厲鬼殺人這一點也是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究竟是什麼樣的怨念才使得他兩百年後化為陰兵殺人
關於這點唐劍秋並不清楚,隻有繼續聽著那名老翁說的一番證詞:
“大人,走方的高人先前已經告訴老朽此乃厲鬼作祟,陰兵殺人啊!
老朽不知有句話該不該說,此事請幾位大人就此作罷,要是讓紀綱的冤魂盯上這後果……”
老翁說到這便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了,他怕自己說的太重引起唐劍秋等人的不滿,到時候要是扣上一頂罪惡帽子那還了得
唐劍秋並未作聲,那身穿官服的縣令反倒是先著急了起來。
以往可沒有接手過這般棘手的案子,本以為刑部尚書和唐大人來了此事便能圓滿結案,不曾想居然變得愈發複雜了起來,當真是叫人煩悶。
“唉!這究竟是替鬼辦案還是替人辦案”
縣令很是煩躁的起了身,換做以往他可能會草草結案給個交代,可如今不一樣了,兩位大人皆已在場,蕩然不敢造次;
喬允升聽到縣令這般說辭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種種跡象全都指向鬼神作祟,何況他倆也是親眼見識過的,想要排除這點恐怕很難;
除非有反證證明是人為因素!
“看來得再去凶案現場走一遭了。”
唐劍秋所說的正是那永樂寺,他認為,想要揭開謎團就必須從案發地查起,當時他們隻顧著守株待兔去了甚至都沒有查看周邊的情況;
縣令一聽臉色發白,差點就沒有直接暈過去,連忙跑到唐劍秋身邊進行一番勸說:
“萬萬不可啊大人!要是惹怒了紀綱的冤魂那豈不是……”
“既如此那本鎮撫就親封抓鬼大臣,定要把那孽障抓來給爾等好生瞧瞧!”唐劍秋去意已決,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算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
即便縣令已是好話說儘唐劍秋依舊不為所動,縣令也隻能在心裡抱怨一句,迫於權勢的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大人務必小心才是。”
“不知尚書大人可否陪同在下一同前往永樂寺一趟”
正說著,唐劍秋又將視線放到了喬允升身上。
喬允升自是樂意效勞的,何況他本就欣賞唐劍秋為人,因此很是爽快的應允了下來:
“如此甚好,唐大人,請。”
“請。”
就在兩人踏出當地府衙的那一刻,幾名官兵帶著許作一同趕往喬允升所在的地方,在看到來人時擺出最為恭敬的一麵,雲:
“大人!小的發現所有死者皆為布衣百姓,除了那些搬運屍體的人之外沒有一個官兵,說來也是有些奇怪,為何這遭殃的都是些平民百姓”
聽到這,喬允升的眼裡閃爍著費解之色,在思考的時候手也是不自覺的放到下巴下。
同樣的,唐劍秋陷入了沉思。
他實在是想不通,同樣是殺,為何卻放為何卻放過官兵,反而對當地的百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