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孫承宗秉承聖命,特去異地修複寧遠城修,事關重大,孫承宗並未多想,連忙將此事上奏朝廷。
然大致之意為,關外守備器械業也已準備齊全,不日便可建造完畢,故而他特上書準請發軍餉二十四萬,願陛下信之應允則即日可待,如此便可大舉進攻了。
此舉雖好,可朝中不乏有小人貼陛下耳語,而賢者,自閹黨一派乾涉下不敢在朝中把控朝政,隻得夾起尾巴小心做人。
在聽聞這件事情後,一些亂黨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好機會。
他們自然不會讓此事發生,於是從中作梗。
縱使孫承宗本事了得,奈何兵部和工部卻橫加阻撓,故而發生了如下之事。
李春燁為天啟年間兵部尚書,對這件事情並不看好、
他認為,這人心險惡之境,唯有清醒,可護己身無恙,而世間百態無非**與利益輪回而已。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妥,這朝中能人無數,不乏有似孫大人這般的賢臣,
孫大人的能力在朝中更是有目共睹,何況臨行前的確有發過軍餉,可孫大人要的數目實在太多,
臣對修複城池一事也算得上了解,的確是要耗費一些錢財不錯,可即便修複寧願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
縱使真要一些金銀,又怎會要如此之多的錢財?何況他還口口聲聲請求二十四萬兩白銀,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想必是那孫大人信口張來,借此機會敲詐一筆,更是仰仗著聖上您的寵愛借機斂財,還望陛下嚴查!”
黃克纘更是作為工部尚書,與東林黨素來不合,而後更是被魏忠賢看成同黨,故而聯名推舉表示否決。
“臣以為李大人言之有理,孫承宗這人雖為朝廷立下無數功勞不錯,可老臣認為,此人居心叵測,萬不能答應發放餉銀,望陛下三思!”
皇宮內,李春燁乃至黃克纘二人皆捧著芴板自紫荊殿上奏,兩人作為一丘之貉,正愁沒有機會揪他的小辮子,而如今機會來了,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朱由校作為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坐在龍椅上擺出帝王才能擁有的絕對威嚴,他就像是站在高處俯視著傲傲眾生。
聽聞兩位卿家方才之言,朱由校或多有些看法,可他作為一國之君,自然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慌了陣腳,不然有損帝王威風。
“李卿,黃卿,朕也認為孫愛卿要價太高,實在不符合常理,正所謂為政以得人為要,不得其人,雖良法美德,徒美觀聽,於民無濟也,眾卿可聽懂了朕的意思?”
麵對朱由校一番肺腑之言,朝中大臣麵麵相覷,吞吐半天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還是黃克纘膽子稍大點,他欠了欠身,儘可能放低了姿態,“陛下您仁德,微臣乃至宮中同僚又怎會不知?
臣也知曉,除惡務儘,才能讓善者善終,惡者歸罪,恫之以權勢,誘之以名利,臣所奏之言絕非虛假,
老臣認為,孫大人分明就是仗著陛下您的恩寵,而今更是仗著您的恩師這一身份膽大妄為!請陛下下旨嚴懲孫大人!”
朱由校卻是不屑於笑,自古以德治國,任人唯賢,此乃皇朝之道也,然,口舌之快勝過刀兵之利,如此簡單的道理,他又怎會不明不白?
“你們是不是覺得朕做木雕做得太久,都不管你朝中之事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