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月州書院確實也算是十分有名的大書院了,在京城的人也會有所耳聞,從這點上說,易阿寶肯定是有才能的。
譚元裳的誇讚讓易阿寶有些不好意思,下意識看了易書元一眼。
“在伯爺爺麵前,晚輩豈敢言才啊”
“行了行了,臭小子倒是編排起我來了,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易書元笑罵一句,易阿寶這會可真不想走,借坡下驢,就搬來一把矮一點的凳子挨著自己伯爺爺坐下,聽著他們聊天說趣。
皇帝也反應了過來,多看了易阿寶那邊幾眼。
“其實我對你的事也略知一二,易氏家風優良,若有心報國,可以多參加幾次科舉的!”
“晚輩記下了!”
易阿寶隻好這麼回答一句,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位老人這句話的分量其實遠比他想象的重很多。
易書元看了過來,見此,皇帝笑了笑,也不再多言,總有種當著人家長輩麵拐孩子的感覺,哪怕這孩子應該是差不多而立之年了。
廳內繼續聊天說事,不再多言後輩科舉。
——
在阿寶眼中,很多事,或許是怕自己爺爺擔心,所以伯爺爺回來並不多言。
但阿寶清楚,伯爺爺在外定然不是隻當一個平平無奇的說書人,當年那封信就是最好的說明之一。
如今哪怕隻聽隻言片語也能管中窺豹,阿寶也能聯想出一些驚心動魄的過程。
也是在客廳聊天過程中,易阿寶也了解來來客的身份,那個誇讚過他的貴氣之人姓譚,據說是與京城譚氏沾親帶故。
那個身份明顯更高的老人自稱工無頁,是個久居家中難得出門的人,所以對此番出遊也格外珍惜。
至於章良喜和譚家後輩則和易阿寶一樣極少說話。
總之,來客身份都不簡單,也更印證了易阿寶的猜想,伯爺爺一個普通的說書人,如何能認識這麼多大人物呢,那個龍飛揚又是誰呢?
客廳中聊的也不隻是易書元的一些事,更是偶爾涉及到一些天下事,乃至朝廷的政令,有些言語在易阿寶聽來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忍不住暗暗咋舌,至於插嘴說話就更不敢了。
實際上,除了譚元裳會插嘴說幾句外,更多的時候是那個老人和易書元在說。
廚房那邊忙得熱火朝天,香味已經漸漸飄了過來.
“唉,縱觀承興三十年,文治如何且不說,武功方麵,還是有頗多遺憾啊”
皇帝感慨不已,易書元仿佛明白皇帝在說什麼,隻是笑歎一句。
“時也命也!”
雄心壯誌整頓山河,例舉種種政令和軍改,除了鞏固國門,皇帝未嘗沒有北伐之誌。
長風湖產糧平原消失大半,打亂的不隻是皇帝心中的大計,也影響方方麵麵。
其後一口氣還沒緩過來,嶺東連番大災,朝廷可謂是舉國之力救援,其中艱辛可不隻是楚航和李謙在嶺東救災時遇上的事那麼簡單。
正所謂牽一發動全身,涉及全國民生,甚至也涉及邊關防務,那會也是大庸最危險的時刻,老都督鄒介在邊關嚴陣以待。
長風湖和嶺東的那一口氣很多年才緩過來,隨後又有諸多政務變數,慢慢治理慢慢整頓,漸漸理順一切.
但一眨眼,皇帝自己也老了,這些年愈發感覺精力不濟,身體也每況愈下。
“嘿,總有種感覺,還沒做多少事呢,時間就不多了”
皇帝說著自嘲一笑,這一句話近乎喃喃自語,易書元也笑了。
“這做得事可是不少咯!”
“不少了?”
皇帝抬頭看向易書元,後者收斂笑容,平靜但認真地看著皇帝,點了點頭道。
“不少了!”
這句話讓皇帝心中升起極大的欣慰感,於國祚,身在朝堂的朝臣說出這句話,並沒有一個真心為國暗中奔走多年的高人說出來分量重。
“哦對了,此前秋季進山狩獵,還獵得一頭異獸,我同先生說說這事吧.”
略去皇家陣仗那一部分,講清楚那個荒誕的夢和其後發生的事對於皇帝而言並不困難。
“先生看,這皮子做成了背心,還尤為保暖!”
皇帝說著拉了拉自己的衣領,露出內部的一點背心皮毛,見易書元笑了,他才繼續道。
“這世上吧,妖物之說一直就有,有時候我也會想,若真有續命神藥,可否再借我二十年呢?”
譚元裳佯裝不滿地說話了。
“您如今精神抖擻,年事也不高,二十年何須借啊?”
“對對對,譚公所言甚是,您就是太累了,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章良喜這會也忍不住這麼說著。
說到底,其實皇帝的年齡還不到六十歲,如今的皇親國戚,七八十歲甚至更高壽的大有人在,皇帝有更多的保障,理應活得更久。
易書元卻是微微搖頭,眼神餘光掃一眼在身邊一直若有所思的阿寶,臉上笑了笑,平靜地開口了。
“易某也算略懂奇門術術,說實話,居此位者,有此氣數,邪不侵藥亦不動也.”
這話對於在場中的一些人來說,或許半知半解,但對於部分人而言也已經算說得很明白了。
縱然真有神藥,如當今天子這樣的皇帝吃了,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就算有也是短暫假象,反而損耗更多。
大庸天子位極人間之尊,這也不是單純皇帝之位,而是其氣數和地位已經到了這種程度,所受桎梏亦遠超古今帝王。
若天道能言,或許會戲言一句:一般皇帝都不用想了,讓你多活個幾十年還得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