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母親對你很好?”
“很好,我的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她怕我被欺負,以前不讓我出來工作,後麵母親生了病,家裡沒了收入,我才出來工作的,可惜她還是離開了我。”
說著,這個一米九多、三十多歲的大漢,直接抹起了眼淚。
見狀,布萊恩朝格林聳聳肩:“走吧。”
離開分局。
格林有些疑惑:“布萊恩老大,這個哈德爾,是不是凶手?”
一切的信息,太湊巧了。
但是看著真不像壞人啊!
布萊恩點點頭:“謝裡克一家就是他殺的,不過我們遇到了一個很特殊的凶手。”
麵對格林疑惑的眼神。
布萊恩解釋道:
“哈德爾應該有多重人格。
他平時的人格,屬於憨厚老實的孩子,但是受到刺激後,就會變成另外一個邪惡的人格,屬於天使和惡魔的結合體。
聽哈德爾的意思,他的母親,應該早就知道了,所以之前才一直不讓他出去工作,就是怕哈德爾傷害彆人。
是不是。
明天去調查一下哈德爾和他母親的詳細信息,就知道了。”
這樣,就能解釋滅門案中,很多的疑點了。
為什麼凶手沒有去動現場的錢財?
因為哈德爾的邪惡人格,根本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
為什麼哈德爾這麼契合凶手的測寫,氣味卻和現場遺留的不同?
這個,則和人格切換,導致的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激素,和人的情緒,性格,都有很密切的聯係。
比如抑鬱症的控製藥物,就是控製人體的某些激素分泌,讓宿主沒辦法產生低沉的情緒,給宿主一個自我調節的機會。
比如女人排卵期的時候,會明顯更加溫柔,渴望異性。
這些情緒上的變化,都是激素影響。
同理。
哈德爾人格切換,也會導致身體內的激素出現變化,進而影響向外散發的信息素。
格林卻對布萊恩的說辭,有些難以接受。
他想著現場看到的那些慘狀,有些激動道:“布萊恩老大,如果哈德爾真的是精神病,豈不是等於說,被殺死的一家三口,完全是白死了?”
“按照聯邦律法來說,差不多。”,布萊恩默默點燃了一根香煙:“精神病人無罪,不過最高法院並沒有定義精神疾病的標準,哈德爾是不是精神病,將以審判法庭的判定為準。”
問題是。
如果調查到哈德爾,在很久以前,就有類似精神分裂的症狀,那麼哈德爾被判精神病的概率很高。
精神病人,按照目前的聯邦憲法,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格林還年輕,感情還很純粹:
“這對於受害者來說,一點都不公平!
布萊恩老大,我現在閉上眼睛,都是那個蜷縮成一團,被烤焦的孩子!
他還那麼小,就再也沒辦法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了!
烤箱烘烤致死!
我當時甚至再想,如果能對凶手也進行這樣的懲罰就好了,結果凶手是個精神病.
fk!fk!fk!”
他越說越氣,最後狠狠地朝警局停車場的路障狠狠地踢了幾腳,來發泄激動的情緒。
布萊恩對於格林的激動反應,表示理解。
對於幼崽的共情,是人類為了傳承血脈,刻印在dn的情緒,就好似嬰兒為了不被父母打掉,會給母體分泌一種特彆的激素一樣。
這不怪格林。
實際上,布萊恩心裡,也寧願凶手是另外一個人,而不是可能是精神病的哈德爾。
凶手是一個正常變態的話,他至少可以順勢完成死者的複仇執念,順便讓人渣凶手,獲得應有的懲罰,比如格林說的烤箱處理凶手,就很不錯。
可如果凶手是哈德爾這個平時憨憨厚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犯病的家夥。
布萊恩感覺自己將對方曬進烤箱多少有些不合適。
自從大伯比利,說過畸變者的隱患之後。
布萊恩為了避免自己沉淪殺戮的快感,淪為血月的傀儡,就將以惡製惡,以暴製暴,當做了自己的錨點和行事底線。
哈德爾這種情況,他也有些糾結。
不過
精神分裂
很快,布萊恩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如果哈德爾真的是精神分裂病,自己說不定一樣有機會完成受害者謝裡克的執念,順便將罪惡繩之於法!
就是有點掉節操。
想到這個,布萊恩樂了。
節操是什麼?
今天和明天,有事要出遠門,就一萬字了哈。
另外感謝各位讀者老爺的追讀,本來想著月底五千均就挺好,沒想到上架十天,漲了兩千均,提前達成了本月五千均的目標。
感謝各位支持。
加更:
打賞:14-1=13章(其中有各位書友累計打賞加更1章)
首訂:22章
月票:1章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