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神仙打架,礙不著咱們老百姓的事兒。”
“隻是沈兄,你明年就要科舉考試了。”
“等我回來的時候,我猜你已經金榜題名了。”
“倘若我能趕上你穿紅袍、帶宮花,跨馬遊禦街。”
“我一定向著你,多扔幾朵大紅花。”
九和原本想與沈文說。
她有那麼一絲可能,不會再回來了。
倘若她沒有再回京城,叫沈文就當沒有遇見過她。
她會和晉王求求情,讓晉王提攜他。
希望沈文以後好好當官,早晚能振興欽州沈家。
可是這些話終究沒有說出口。
罷了。
這些對於他身上的擔子來說,隻是無關痛癢的小事。
還是鼓勵他專心讀書,準備科考吧。
沈文的視線,一直停在九和的眉眼間。
眼瞧著九和,從滿目的憂愁,再過渡到滿眼的釋然。
很明顯,她內心剛剛經曆了一場天人交戰。
會是什麼呢?
她此行,要到明年三月才能回京。
一位皇子出京這麼久,想來是朝政大事。
去南方,說明此事無關邊境戰亂。
應當不會是危及性命的大事。
可她為什麼一副愁容?
為什麼忽而又釋懷了?
是因為離京的時間太長了?
又或者因為從沒有去過南方,緊張害怕?
如果愁悶,是因為離開,那釋懷又是因為什麼?
她說,若能趕得上。
這說明很可能趕不上。
如此說來,她可能明年三月,也回不來。
所以是為了讓自己寬心,才說要趕上自己跨馬遊禦街的。
一瞬間,沈文恍然驚覺。
九和的愁悶,是因為不知自己何時歸京。
九和的釋然,是不想因為歸京時間不定,讓自己擔憂。
她是想讓自己,專注於明年的科舉。
既然找到了症結,就應當讓她安心才是。
沈文依然是那樣一副,溫潤如玉的模樣。
和煦的望著九和,笑著回道:
“就算我科舉結束,你還沒有回來,也沒有關係。”
“三味藥鋪一直在那裡。”
“我也會一直在那裡。”
“十年寒窗隻為科舉,我一定會竭儘全力。”
“所以你不必擔心我。”
“倒是你,出門在外那麼久,要照顧好自己才是。”
“倘若你得了空,就給我寫封信。”
“讓我知道你過得如何?”
“《千字文》你要帶著,有些字你總是混淆。”
“平日得了空,記得拿出來看一看。”
“多看多寫,自然就熟記了。”
烈日當空,本是讓人燥悶的季節。
可沈文那溫煦輕柔的語調,卻似湖上泛起的陣陣微風。
驀地就沁入了心肺裡。
隻在心坎裡蜻蜓點水似的一撩。
立時就漾起了,漸次擴散的漣漪。
這個下午,九和與沈文,亦如往常一般談天說地。
隻是言語間,兩人都添了幾分不舍與感傷。
可兩人終究都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
一個要登科及第、平步青雲,憑一己之力振興整個家族。
一個身陷囹圄想要掙脫束縛、還要逆天改命。
兩人雖可同行一程,可要走的路,終歸不同。
臨彆時,沈文目送著九和上了馬車。
對著倚在車窗上、向他告彆的九和。
用著溫和、卻無比堅定的語調道:
“九和,我等你回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