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內侍趕緊對身旁的侍衛使了眼色,要他們把瀟妃的屍體蓋上布子抬走了去。
侍衛們諾諾去辦,抬人離開時,周遭的那群嬪妃也都匆匆地散去,生怕會被沈戮發現似的。
可沈戮早已經把在場的那幾個妃子都記了下來,他又吩咐了崔內侍,要他挨個宮殿去送上口諭,誰敢把宋瀟的死因傳出去,誰的舌頭就要被拔下來串到一起。
總共有三個妃子瞧見了這事,崔內侍最後一個去的宮殿,便是生性溫和的嫻妃寢宮。
她這會兒已坐在房內繡著團扇,見崔內侍來了,忙起身問禮,還為崔內侍看了一杯茶。
“還得是嫻妃娘娘懂事理、識大體。”崔內侍也就坐了下來,品茶道:“老奴方才已去過兩個娘娘的宮中,沒一個知曉給老奴端杯茶的,口都說乾了。”
嫻妃微微一笑,輕聲道:“勞煩內侍大人親自跑一趟,其實,我身在這宮中已有了兩個年頭,打從陛下登基之後,我就一直侍奉在他身側,雖說不如其他幾位姐姐出手闊綽,還也還是重視著體麵的。”說罷,她要侍女拿了一個錦盒給崔內侍。
打開一看,裡頭呈著的是上好的琥珀玉佩。
崔內侍眼睛一亮,看向嫻妃:“此物貴重了,還請娘娘收回,莫要折煞了老奴。”
“內侍大人莫要拒絕了我這一番真心。”嫻妃誠懇道:“想來今日都是湊巧,但也感激了能有這一遭,否則,什麼風能把內侍大人吹來我這冷清的地界呢?”
崔內侍不言語,等嫻妃繼續說下去。
“我嘴巴向來是嚴得很,也不願去說旁人的事情,內侍大人也莫要擔心我會吐露了今日所見。”嫻妃低頭道:“早就已經統統忘記了。”
崔內侍含笑點頭,心想:要說這嫻妃到底是個知書達理的,一點就透。
“而這小小心意,也無非是希望內侍大人能為我在陛我這喝杯茶,也算今生無憾了。”
想來嫻妃入宮兩年,除了在冊封儀式上見過沈戮之外,其餘的日夜,根本不曾得沈戮駕臨宮中。
正如她所說,也多虧了今日這造化,否則,沈戮又怎會想起後宮裡頭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嫻妃?
於是,崔內侍收下了錦盒,也就算與嫻妃結成了份交易。
待他回去沈戮那裡稟報了成果,先是把前頭那兩個妃子描述得蠻橫無理,算是鋪墊。最後說起嫻妃時,崔內侍隻是輕描淡寫的一句:“陛下,宣德宮的嫻妃娘娘是個能說明白話的人,憑她的心思,定能為陛下解憂,也能寬慰陛下心中煩悶。”
沈戮眼裡閃過一絲意味不明的神色,崔內侍有些猜不透,但也不敢再多嘴,直到沈戮忽然問:“瀟妃今日除去過東宮之外,還去了哪裡?”
崔內侍想了想,回道:“伺候在她身邊的那侍女倒是沒再說彆處了,隻有東宮。”
沈戮不再作聲,沉默半晌後,他吩咐崔內侍:“去東宮把人請來。”
崔內侍一怔,心想著此事做成的可能必定不大,便躊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