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華道姑隻是平靜地回了容妤:“修行之人,不受萬物之擾,無論世人待我如何,我隻需平靜如水。”
風動,樹動,心不動。
唯心不亂,才能修成真我。
容妤淡淡地掃了她一眼,再不多言,與羨貴妃一同進了觀裡,她們仰頭望著觀音娘娘,先是躬身拜了三拜,接著,才去拿過了華道姑點燃的柱香。
羨貴妃站在觀音娘娘的像前駐足了很長時間,方才將手中的香插進紫檀木的香壇裡。
容妤也雙手合十地祈求著,期間也在蠶絲軟墊上跪拜了幾次,她念念有詞的模樣十分虔誠,一雙美目格外晶瑩清澈,雙雲鬢上的金玉步搖更是將她的膚色襯得玉白通透。
觀外站著的侍女與侍從則默默地打量著容妤與羨貴妃的背影,尤其是那兩個侍從,眼裡帶著一絲沉冷。
跟著羨貴妃的侍女便問了那高個子的侍從道:“你們原來在哪個宮中做事?此番是專門陪著娘娘來祈福的?”
侍從漠然地瞥她一眼,並不回答。
侍女覺得無趣,也就不再和他搭話,隻聽見另一個侍從恭敬地稱這個高個子的叫“宋長官”,那畢恭畢敬的模樣,全然不像是在對待同僚。
姓宋的侍從腰間佩刀,他等了一陣子,也不見觀內的兩個娘娘出來,心覺無趣,又不敢走遠,便到樹蔭下大刀金馬地坐到石凳上。
直到華道姑從觀裡走來,途經宋侍從麵前時,他開口喊住了她。
華道姑聞聲看來。
“怎麼,認不出了?”他打量著華道姑,手裡輕輕比畫著:“你還在宮裡時,大概這麼高。”
華道姑隻微微一笑,頷首道:“前塵往事皆不記,信士自便。”說罷,便下了石階離開了。
宋侍從盯著她的背影凝望了一會兒,重新回過頭時,看見容妤與羨貴妃也出了觀。
他隨即起身,本來是不想湊前的,但容妤腳下落空,腰身矮了下去,他眼疾手快,幾個大步上前,一把托起了她的手。
容妤按住他手掌站定,抬眼端詳起他麵容。
他點頭道:“娘娘當心。”
容妤沒做聲,拂開他的手,喊了侍女來,一行人便朝石梯那頭走去,宋侍從遲疑片刻,也跟了上去,係在腰帶上的玉佩隨著動作在空中一晃,上頭刻著個“珩”字。
到了石階下頭,容妤看見了等候在廂房外的華道姑,她已經準備好了住處,同容妤客客氣氣道:“兩位信士,祈福需三日,共九次,早午晚一次,三日才能完成祈福之禮,在這期間請勿離開道觀,也不可與紅塵因果之人有染,否則福祿將斷,遭其反噬,必要牢記。”
容妤和羨貴妃點頭記下,各自回去房中。
廂房內的陳設極其樸素,容妤要侍女在此休息,她則是出了房去,獨自跟上了華道姑的腳步。
看華道姑所去之處,大概是平日裡閉關的地方。
奇異的是她不會關上門,任其敞著,容妤藏身在樹後,可以看見華道姑在房裡跪下,開始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