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_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1 / 2)

說到孔子,就不得不提先秦諸子。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

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

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麵,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

有的是通曉天文、曆算、地理等方麵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

因而在解決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

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麵。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士,當屬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相比於孔子,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知名度絲毫不遜色。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又被奉為道教的鼻祖。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經一書中,核心體係是道,試圖用道來總括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本質。

在自然觀上,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是道演化生成的。

道還是萬物存在的普遍根據,萬物得道而生,得道而成。

道也有客觀自然規律的涵義,天地萬物和社會人事都以道為法則。

此外,老子哲學中還有較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麵。

並且一切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其運動規律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最終仍要回歸到道。

老子在曆史觀、人生觀、文化觀等方麵各有論說和獨到見解,後世儒家、法家、佛教、道教等對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特彆是在道教,道教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更是被道教神化為道教的太上老君。

老子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也影響巨大,曾被列為世界百位曆史名人之一。

可以展望,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老子思想對世界的影響會更加深廣。

“他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原型,家喻戶曉。”

“他還是博學多識的東方聖人,聞名中外。”

“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文化的基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

“說到老子,可謂是家喻戶曉。”

“老子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與莊子並稱老莊。”

“後來,道家思想發展成為道教思想,逐漸成為宗教性的教條。”

“老子也被後人尊稱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在唐朝也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說到老子的身份,是一個有著悠久而複雜的曆史問題。”

“關於他的姓名、籍貫、生卒年等基本信息,曆代學者和史料都有不同的說法和爭議。”

“其中最早和最權威的說法,主要來源於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

“他與孔子是同時代的人物,以博學而聞名。”

“孔子曾入周向老子問禮,這也是為何韓愈師說中孔子師老聃的緣由。”

“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棄官歸隱,於是騎青牛西行。”

“到靈寶函穀關時,受關令尹喜的請求,於是寫下了道德經。”

“老子形象的最終定型,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在先秦諸子的筆下,老子是博學多識的學者。”

“在道家典籍中,老子的形象開始得到神化。”

“漢初以黃老哲學治國,方仙道興起,成為國學。”

“在此背景下,老子的形象開始傳說化和神秘化。”

“尤其是張道陵的天啟事件及佛教的影響,老子終於成為至上神。”

李世民:為了抬高皇家的地位,認老子李耳為李姓始祖是有必要的。

在唐朝剛剛建立之處,朝廷對佛教的態度一直有所保留,甚至還走向了反佛的一麵。

曾經就有大臣先後七次上書,以僧侶剝削民財為由,提議廢除僧尼,減少塔寺。

考慮到這個情況,高祖皇帝原本要發布詔令,準備廢佛的。

隻是後來發生了玄武門之變,這個任務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雖然一改高祖皇帝的廢佛,但對佛教還是采取了抑製的態度。

佛教與道教是目前的兩大宗教,抑佛自然就會重道。

況且,他們皇家也姓李,這和道教的始祖老子有著難以言說的關係。

當然,他推崇道教還有另一層意思。

朝廷內部有兩大政治集團,關隴貴族和山東氏族。

他李家雖然出身關隴貴族,可要論門閥勢力,是不如山東氏族的。

為了抬高門第,他認為有必要認老子為家祖,並奉道教為國教,采取措施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他曾下令搜集晉魏時期的道書,廣傳大道。

這時,有一和尚為了拯救佛教江河日下的地位,專門寫了一本辯正論的書。

博引史書佛典,宣揚佛教比道教優越。

同時,這和尚還對症下藥,說了關於老子的負麵消息,想以此倒逼他不認這個祖先。

按照和尚的說法,李唐皇室有鮮卑人的血統,而老子出生貧寒。

和尚認為李唐皇室舍棄鮮卑血統,去認老子這種身份低賤的人為祖先,實在是很不明智的舉動。

他當時大動肝火,想要殺了和尚,竟然質疑自己的先祖。

當然,他也不是暴虐之人,在崇道的同時,並沒有對佛教做到趕儘殺絕,這才有了和尚的獲釋。

在和尚獲釋後,他召見和尚細問佛道的優劣,和尚做出了比較合理的回答。

於是他就免除了和尚的詆毀之罪,最後敕令讓和尚到益州做僧人去了。

總之,認老子為李姓始祖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做的決定,自然不會任由一個和尚橫加阻攔。

“元明清時期,隨著道教的世俗化,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而老子最純粹的身份其實就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先秦時代的思想和哲學大家。”

“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

“漢書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由此也能知道道家源源於史官。”

“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爭奪土地和人口。”

“老子深感天下大亂,人心不古,於是便站出來反對這種社會亂象。”

“老子為道家確立了基本的思想主張,這是他留給後世的寶貴思想財富。”

“老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道,道在道德經一書中出現了76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產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簡單理解就是指世間萬物的本源和運行的總規律。”

“昆蟲、動物、人類,這些存在實體是道。”

“潮起潮落、春夏秋冬、夏暖冬涼,這些自然規律也是道。”

“老子在道德經首章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就是道隻可意會,無法言傳。”

“若能用語言表述出來,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即人生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是可掌握的。”

“但由於該事物隨時隨刻在發展變化,現在的事物並不是我們以往已經所認識的事物了。”

“老子說,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因為沒有刻意的追求長生,所以才會長久存在。”

“道,生養萬物,但感覺不到疲憊。”

“萬物都隨著道的運動變化而變化,而道自身卻永恒長存。”

蘇軾:老子為我們留下了道德經這部曆經千年而經久不衰的文化瑰寶。

老子所處的時代是社會重大的變革期,周王朝權勢衰微,已經控製不住日益混亂的局勢。

諸侯國之間相互爭霸,戰爭頻繁,家破國滅者不計其數。

戰爭久不停歇,民眾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除了幾個諸侯國的政治還比較清明外,其餘都是政治黑暗。

動蕩的社會環境,尖銳的社會矛盾,當權者的各種盤剝,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擔任過史官的老子,能以更深刻的眼光,洞察禮樂崩壞的時局。

老子苦苦探尋救治天下之道,提出自己獨特的思想,聲名遠播,被天下人尊稱為智者。

周王室發生內亂之際,王子猛與王子朝為爭奪天子之位而互相搏殺。

王子朝最終勢敗,不甘失敗的他劫掠了周王室大批典籍,逃亡到了楚國。

老子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職,這也正合了他要隱退之意。

於是,老子離開洛邑,騎一青牛,欲西出函穀關。

社會動蕩不安,像老子這樣想要退隱的人不在少數。

這些退隱之人都是當時有見地的讀書人,對社會現實看得一清二楚,卻又無能為力。



最新小说: 被嫡妹換親後我在王府成團寵 罪惡聯邦 被廢修為,我直播打臉全宗火葬場 惡雌身嬌體軟,夜夜雄競修羅場 花好月圓人長久 丹經伏世錄 沒錢當什麼亂臣賊子 末日東京:開局豐滿太太向我道歉 諜戰魅力在生活詭道裡 喜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