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懷大愛,視天下眾生如一。”
“城外的東坡地畢竟屬於官地,可能很快就會要收回。”
“為了家人的生計,蘇東坡決定前往購買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突然間,一場暴雨如注而至。”
“人們驚恐的躲避,唯獨蘇東坡沒有退縮。”
“雨過天晴之際,蘇東坡渾身濕透,悠然吟唱起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夜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笑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的人生經曆如同定風波中所言,他將世事的風雨滄桑,草木的萬千變化都納入自己的生命。”
“正是那些痛苦和折磨,讓他領悟到也無風雨也無晴之中的喜悅。”
“公元1082年,蘇東坡在赤壁前麵對驚濤拍岸的江水,寫下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
“蘇東坡悟出了萬物運行變化的奧秘,世間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
“無論是偉人還是普通人,終究隻是曆史一個過客而已。”
“當年初入汴京,蘇東坡無意於詞的創作。”
“在他看來,唯有幫助聖上成為明君的策論,才是文章的正道。”
“如今的他逐漸意識到,詞不是為朝廷為帝王寫的,而是為心。”
“公元1084年,就在蘇東坡把黃州當做自己的故鄉,決心做個安然的農夫時。”
“他的命運再一次發生轉折,他收到了調離黃州的一紙詔令。”
“黃州這個地方,承載了他生命中的喜怒哀樂。”
“以後,每當他麵臨政敵的迫害和痛苦無解之時,他都會回憶起黃州。”
“蘇東坡辭彆了黃州,途經金陵時,拜訪了多年隱居的王安石。”
“儘管王安石曾掌權,卻飽受命運的坎坷。”
“他經曆了親信的背叛,變法的挫折,以及又經曆了喪子之痛。”
“最終選擇了歸隱金陵,從此不問世事。”
“兩人在金陵相會,共同吟詩作對,探討佛法。”
“過去的分歧已經成為過眼雲煙,這次相聚成為蘇東坡在流離困頓中難得的愉快時光。”
“藝術的交流,不知不覺的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
“分彆時,王安石感慨稱讚蘇東坡。”
“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公元1085年,宋神宗駕崩,年僅10歲的太子即位。”
“高太後垂簾聽政,蘇東坡迎來了重返政壇的良機。”
“短短17個月內,他從貶官迅速晉升至三品大員。”
“升遷之速令人瞠目結舌,距離宰相之位僅一步之遙。”
“司馬光擔任宰相後,對王安石變法全盤否定。”
“即便是已經證明有效的新法,也要予以廢除。”
“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隨波逐流,也不盲從,發表了不同的觀點。”
司馬光: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看得出來,蘇軾儘管被貶,但依舊豁達樂觀。
當時蘇軾四十五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餘,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
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如此壯麗的風景使蘇軾感觸良多。
更是讓蘇軾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歎時光易逝,因此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洶湧澎湃的長江水向東流去,千百年來滔滔巨浪淘儘了多少英雄豪傑。
昔日營壘的西邊,有人說,那是三國時期周瑜火燒曹軍的赤壁。
那裡有陡峭紛亂的岩壁高聳入雲,滾滾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的浪花有如千堆白雪。
巍峨的江山如畫,一時間湧現了多少英雄豪傑。
此刻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的周瑜,溫柔靚麗的小喬剛剛嫁給他,足見周瑜的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間,頃刻將曹操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如今的我,身臨赤壁古戰場神遊往昔,應笑我多愁善感,以至於白發過早的生出。
人的一生有如大夢一場,還是一杯酒祭獻給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儘管蘇軾在詞中表達了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但整體的基調仍然是豪放和積極向上的。
蘇軾能夠以曠達之心關注曆史和人生,這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值得世人學習。
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世人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蘇軾通過對周瑜的讚美,表達了對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這告訴世人要尊重曆史,學習曆史中的優秀人物,從他們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詞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感慨,反映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
這啟示世人要珍惜時光,把握當下,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總之,蘇軾在詞中表達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世人在麵對人生困境時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1087年,北宋取得了對西夏吐蕃的勝利,百官紛紛建議和議。”
“但蘇東坡卻上書皇帝,主張為國不可輕生事,亦不可膽怯鄙事,這一立場引來了政敵的攻擊。”
“蘇東坡為避免烏台詩案重蹈覆轍,他請求離開朝廷。”
“最終獲準出任杭州太守,此為他第二次抵達杭州。”
“儘管黃庭堅致信勸說他留在朝廷,但蘇東坡義無反顧的前往杭州。”
“在杭州任職期間,為了疏浚西湖,蘇東坡籌措資金申請朝廷補貼。”
“清理出的淤泥問題又接踵而至,他便新建了一道長堤,形成了著名的蘇堤春曉。”
“為了防止水草滋生,他還實施了種植菱角的措施。”
“其中包括建造了三座小石塔,限製了菱角的種植區域,最終演變成西湖三潭印月。”
“公元1091年,蘇東坡重新受到朝廷重用,召回京城。”
“他很快官升禮部尚書,這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職。”
“然而,高太後去世後。”
“年僅18歲的宋哲宗接管朝政,引發了新一輪的政治紛爭。”
“年輕的宋哲宗開始積極打壓舊黨,重新啟用被忽視多年的新政改革派。”
“新法的堅定支持者,晉升為宰相。”
“公元1094年,蘇東坡再次被貶謫到惠州。”
“在惠州,蘇東坡再次成為當地官府監管的犯官。”
“在被貶至嶺南之前,蘇東坡解散了家中的仆人和侍妾。”
“隻有朝雲拒絕在這艱難時刻離開他,朝雲堅決跟隨蘇東坡前往惠州。”
“兩年後,朝雲因病去世。”
“失去朝雲後,蘇東坡的人生陷入猝不及防的深淵。”
“來自朝廷的一紙詔書,把蘇東坡貶到更加荒遠的儋州。”
“臨行前,他詳細交代了後事,宛如永彆之際。”
“令蘇東坡稍感欣慰的是,他在前往海南的途中與弟弟蘇轍相逢。”
“兩人在雷州天寧寺居住了三天,兄弟倆又像少年時期一樣同床共眠,形影不離。”
“蘇東坡為了弟弟蘇轍,寫下了最優秀的詩篇。”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一曲水調歌頭,唱儘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蘇東坡前往海南儋州後,他教導百姓農業耕作,幫助他們開墾土地和治愈疾病,還在儋州建立了學校。”
“三年後,宋徽宗登基,宣布天下大赦,年事已高的蘇東坡獲赦北歸。”
“正當他準備退隱養老之時,厄運卻降臨了。”
“北歸途中,蘇東坡病逝於常州。”
“去世前三個月,蘇東坡途經金山寺。”
“即興寫下一首詩,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總結。”
“回首蘇東坡一生,他最自豪的不是高居廟堂的輝煌,而是他受貶黃州、惠州和儋州的遊離歲月。”
“自從20歲開始,他在中華大地上四處漂泊。”
“即使經曆了無數的挫折,仍然保持一顆燃燒的赤子之心,用常人難以估量的胸襟釋懷了多少冤屈和折辱。”
朱棣:中秋詞自蘇軾水調歌頭一出,其餘詩詞儘廢。
蘇軾的才學當時已天下聞名,儘自己所能興修水利,力保一方民安。
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衝突,令蘇軾無可奈何。
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一同參加科舉,始終相互扶持感情深厚。
雙親早已亡故,妻子也已是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的悲苦可以想見。
特彆是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對親人的思念就更顯深沉而熱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節的夜晚,蘇軾舉起酒杯,仰天長問,明月什麼時候才有呢?
浩瀚蒼穹中,天上仙人們的宮殿,今夕又是何夕呢?
他想要乘風歸去,卻又怕天上的瓊樓玉宇,高高在上,不勝淒清與寒冷。
在明月的照映下起舞,與清影為伴,天上寂寞的生活又怎麼能比得上人間呢?
蘇軾營造這一飄逸出世的氛圍來表達自己遺世獨立的心境,暗含著對現實的懷疑與不滿。
然而出世不易,蘇軾還是要安居人間。
因此他開始思念親人,尤其是思念遠方的弟弟蘇轍。
這時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繞過樓閣灑進窗戶中,照見長夜難眠,滿懷離愁的人。
蘇軾不由埋怨月亮,它不應與人們有仇恨,為什麼總是在人們分離的時候變圓呢?
在這毫無道理的詰問之後,蘇軾認識到,人生自有悲歡離合的際遇,月亮也自有陰晴圓缺的變化。
世事無常,永遠也不能十全十美。
於是他把心中的惆悵化作美好的祝願,希望人人平安長久,即使遠隔千裡,還可以共同欣賞美麗的月光。
蘇軾由中秋明月出發,感慨宇宙流轉,俯仰古今變化,闡釋出豁達的人生理念。
蘇軾和蘇轍七年沒有見麵,麵對一輪明月,乘酒興揮筆寫下這首名篇。
經曆半生的掙紮努力,在官場上很不得誌,這首詞反映了蘇軾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一方麵由於官場失意而對現實產生不滿,滋長了消極避世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麵蘇軾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身處遠離京都的蠻荒之地,政治上不得意,但對理想仍充滿信心。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