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晨講述一個個聖人,各朝各代很多古人發現了一點。
那就是在大家很多不重視的領域做到極致,也是可以封聖名垂千古的。
比如畫聖吳道子,樂聖李龜年,曲聖關漢卿,這些領域遠沒有詩詞領域受人重視。
在眾人感慨萬千之際,有一人頗為興奮。
他就是康熙王朝的圍棋第一高手黃龍士,在棋壇上被譽為一代霸主。
既然有畫聖、樂聖、曲聖,那是否意味著也會有棋聖?
正如黃龍士所猜測的,蘇晨很快就介紹起了棋聖黃龍士。
“黃龍士,字月天,江蘇泰州人,生於順治年代。”
“康熙朝圍棋霸主,棋風不拘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淚篇,著弈括。”
“血淚篇為黃龍士授徐星友三子的十局棋局,為古代讓子棋的名局。”
“黃龍士天資過人,幼小時棋名已聞達四鄉鄰裡。”
“長大點後,父親就帶他到北京找名手對弈,從此黃龍士棋藝大進。”
“康熙三年黃龍士在門寧拜見杜茶村時,他的棋藝距國手還差一截。”
“第二次拜見杜茶村的時候,他已一躍成為國手。”
“黃龍士與在棋壇馳騁五十餘年久負盛名的盛大有下過七局,獲得全勝。”
“有名家說他下棋猶如淮陰用兵,戰無不勝。”
“在清初群賢爭雄的狀況中,黃龍士鶴立雞群,奪得霸主地位。”
“前輩大家周東侯,此時棋力亦在黃龍士之下了。”
“其他棋手見了他更是退避三舍,不敢與之較量。”
“人們將黃龍士尊為棋聖,足見其影響之大。”
“可惜黃龍士命不長久,剛到中年便撒手人寰了。”
“黃龍士具有獨特棋風,著子看似平淡無奇。”
“但寓意極深,對手不易察覺。”
“若敢於用強,他即隨機應變,出奇製勝,迫使對手相形見絀。”
“曾讓三子與徐星友對局,為雙方聚精會神之作,有血淚篇之稱。”
“黃龍士之弈,為有清一代弈家之正宗。”
“當時的圍棋名家吳清源大宗師,評價黃龍士棋力有十三段。”
“圍棋的起源很早,到清初至乾隆中期。”
“中國圍棋藝術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名手輩出,各領風騷。”
“少年黃龍士不滿足偏與一隅,為追求棋藝的發展,他立誌遍訪全國名家。”
“從康熙三年起,十三歲的黃龍士隨父走南闖北。”
“經過二上京城棋壇烽火的磨礪,黃龍士棋藝日臻上乘。”
“十六七歲時弈遍京師,所向披靡,戰績輝煌,被譽為常勝將軍。”
“十八歲時在京與馳騁棋壇五十餘年、久負盛名的領銜國手盛大有對弈。”
“七戰七捷,大獲全勝。”
“戰勝盛大有,標誌著黃龍士登上了清初棋藝的巔峰,奠定了黃龍士棋聖的地位。”
雍正:我大清推舉的十四聖人,黃龍士亦在其列,且是唯一的棋手,圍棋史上享此盛譽的唯獨黃龍士一人。
黃龍士自幼圍棋天賦極高,三四歲看大人下棋時,便不知不覺學會了圍棋。
難能可貴的是,黃龍士的父親比較開明。
並沒有強製黃龍士走科舉功名的道路,而是讓其走圍棋一道。
黃龍士父親見兒子在圍棋上有如此天賦,於是有心想讓黃龍士就走圍棋之路。
把家產變賣後,帶著黃龍士出外遍訪名師,其棋藝得以大進。
十三歲時,黃龍士已經在民間鄉野沒有了對手。
為了進一步提升棋藝,檢測其棋力的水平,黃龍士隨父來到京城北京。
那一年,黃龍士年僅十七歲。
據說黃龍士來到北京近郊的一家茶館喝茶,旁邊一桌幾個業餘高手正在對局,他就湊過去觀看棋手對弈。
看了數十著後,隻見執黑的一方陷入難局,就忍不住指點了一著。
果然,此著一出,黑棋滿盤皆活,形勢一下子翻轉過來。
執白的人沉思了良久,也苦無對策。
彆的棋手見了,就紛紛起哄,不服可以自己上來試試。
黃龍士聽了微微一笑,取出一大塊銀子拋在桌上作為彩頭,等待對方挑戰。
眾人見這錠銀子足有二三十兩重,成色極佳。
又見黃龍士弱不禁風,麵生得很,不像高手模樣。
於是個個都垂涎三尺,爭著要下第一局。
甚至為此吵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
黃龍士信心十足,乾脆讓大家一起上,每著都可以商量好了再下子。
眾人聽了心中大喜,立即一擁而上。
眾人為了贏得這錠大銀子,每下出一著,都是絞儘腦汁,冥思苦想。
黃龍士卻不慌不忙,一邊喝茶,一邊不假思索隨手應對。
下了數十著後,眾棋手已經黔驢技窮,棋局形勢已經滿盤受製。
此時這些自信滿滿的高手們,一時間安靜了下來,一個個麵麵相覷,全都沒有了主意。
經此一事,初來乍到的黃龍士在北京城聲名鵲起。
那時大清最負盛名的圍棋國手是68歲高齡的盛大有,並不想與黃龍士對局。
奈何王公貝爺們都頗好圍棋,在他們的撮合下,盛大有隻好迎戰。
二人對弈的七局中,黃龍士七戰皆勝,一時震動整個京城。
尤其是其中局所展現的博殺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黃龍士取得對國手盛大有的七戰七捷後,大清的一眾名手均被邀與黃龍士一戰。
結果先後全部敗在黃龍士的手下,無一幸免。
此後,黃龍士成為了大清無可爭議的圍棋第一高手。
“康熙二十年,黃龍士接到浙江錢塘徐星友的信劄,表示從師棋藝,並相邀教弈。”
“徐星友四十學棋,又大黃龍士七八歲,學藝勤備,矢誌不移。”
“曾三年足不出戶,連樓都未下過。”
“黃龍士為之感動,為造就新人,鼎力相助,采取了種種育人新法。”
“當徐星友具備讓兩子抗衡的能力時,反過來叫徐星友讓三子下十局,因為黃龍士有自己的驕傲。”
“這開創棋壇曆史先河的十局,黃龍士嘔心瀝血。”
“最終互有勝負,成為空前絕後的不朽之作,史稱血淚篇。”
“也正是這十局棋之後,徐星友棋藝猛進,一躍成為與黃龍士齊名的圍棋高手。”
“黃龍士與徐星友同享盛名,譽滿全國。”
“康熙皇帝將他倆奉為內廷供奉,五品職銜。”
“黃龍士為人誠樸,耿直不阿。”
“徐星友則為人機敏,善於交際,結交了不少內廷太監。”
“一天,康熙命兩人對弈,勝者重賞。”
“徐星友通過內廷得知,勝者皇上將獎授知府。”
“而黃龍士無意為官,他要著書立說為後學者指路,反勸徐星友勝棋受賜。”
“第二天,兩人對弈激戰,配合默契,演繹了一場欺君大戰。”
“徐星友獲勝後即被康熙委任為浙江錢塘知府,而黃龍士則回故鄉一心一意撰寫棋書。”
“康熙二十九年,黃龍士至不惑之年。”
“他帶著融進自己全部心血,弈搏一生的黃龍士全圖和弈括兩篇著作與徐星友在錢塘江畔重聚。”
“棋友、摯友、師徒相逢,相互問候,仍離不開開局落子。”
“黃龍士一談到圍棋,仍是壯心不已。”
“一天,徐星友三個棋友一時高興,示意黃龍士演繹一對三對弈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