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操作起來也非常的省力,所以黃道婆改進的這種紡織車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並且很快的推廣開來了。”
徐光啟:黃道婆創新棉紡織技術,改變了華夏民族的穿著打扮。
當時鬆江一帶雖然已經種植棉花,但棉紡織技術十分落後。
就連摘脫棉籽也全部依靠手工,更不要說紡紗織布了。
黃道婆回到家鄉後,將從黎族百姓那裡學來的技術推廣到當地。
全麵解決了從脫棉籽到彈棉花、從紡紗到織布的主要工序技術難題。
黃道婆推廣的四項技術更新,即捍、彈、紡、織。
所謂捍,就是擀棉籽。
在黎族踏車的基礎上,黃道婆和當地木匠合作發明了專門脫棉籽的攪車。
這樣可以通過手搖或腳踏將棉籽擠出來,而不再需要費時費力去手工挑揀,極大提高了脫棉籽的效率。
所謂彈,就是彈棉花。
當時,鬆江一帶用來彈棉花的彈弓太短,效率很低。
黃道婆將之改為四尺長的大彈弓,並改用彈錘敲擊繩弦的辦法代替用手撥弦。
這樣既省時省力,彈出的棉花也更加蓬鬆潔淨。
所謂紡,就是紡線。
黃道婆的一個重大技術革新是發明了腳踏三錠紡車,它不但可以同時紡三根線。
而且腳踏的方式解放了雙手,讓紡紗的效率大為提高,質量也更有保證。
這一技術,比當時的西方要更為先進。
所謂織,就是織布。
黃道婆有著數十年的棉紡織經驗,總結出一套完善的織布工藝流程。
由此開發出眾多圖案精美、色彩豔麗的棉紡織品,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藝的重大創新。
不但改變了華夏上千年來以絲麻為主要衣料的傳統,而且還催生出一個新興的棉紡織產業。
從此,華夏民族的穿著打扮發生了重大變化,生活習俗也因此而改變。
隨著棉紡織業的不斷發展與繁榮,當地婦女所創造的財富並不亞於男子,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
與此同時,棉紡織業的興起,也讓江南一帶成為全國的紡織中心。
而這一繁榮局麵的形成,無疑也包含著黃道婆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貢獻。
“在紡紗工序上,黃道婆創造出三錠腳紡車代替過去單錠手搖紡車。”
“腳踏的力量大,還騰出了雙手握棉抽紗。”
“同時能紡三根紗,速度快、產量多。”
“這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先進的紡車,是一個了不起的技術革命。”
“在織布工序上,黃道婆對織布機也有一定的改革。”
“她借鑒傳統的絲織技術,汲取黎族百姓織崖州被的方式。”
“與鄉親們共同研究棉織技術,織成的被、褥、帶等,上麵有各種各樣的花紋。”
“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一千多家。”
“到了明代,黃道婆所在的鬆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了衣被天下的聲譽。”
“元末明初文學家在有關黃道婆的記載中寫道,她主持開發的產品豐富。”
“有窄幅的帶、寬幅的被、輕薄的披肩、厚重的墊被,鮮豔如畫。”
“黃道婆是我國在棉紡這一方麵非常有才能的人,是十三世紀非常傑出的紡織技術的革新者。”
“她有著不畏艱險,而且敢於為天下改革的精神。”
“黃道婆在把海南學到的紡織技術帶回家鄉之後,在上海這一片地區進行了廣泛的傳播。”
“並且進行了很多技術的改良,導致了我國紡織技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但是可惜的是,黃道婆在回鄉幾年後就離開了人世。”
“黃道婆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
曹雪芹: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巨大的。
黃道婆之所以有如此精湛的手藝,學藝的對象可能有多個。
一是,向黎族人學藝。
嶺南的黎族先民是最早遷徙到海南島的,海南島的環境氣候適宜棉花的生長。
黎族紡織業的最先發展,就源於海南島得天獨厚的資源。
二是,向臨高人學藝。
臨高人族群是繼黎族先民之後,登陸海南島的民族,紡織業曆史悠久。
臨高人技藝精湛,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逐漸融合為漢族。
三是,向漢族人學藝。
在唐代以前漢族就移居海南生活,自宋元興起。
漢族移民因地製宜,開荒種棉,紡紗織布,致力提高棉布質量和產量。
無論是向黎族人,還是臨高人或是漢族人學藝。
黃道婆都聰明好學,勤勞誠懇,利用各種機遇學習棉紡織技術。
黃道婆究竟向誰學藝,這些都不重要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黃道婆在海南崖州學藝,為華夏紡織業作出的貢獻是被高度認可的。
黃道婆通過改革和傳播紡織技術和工具,為鬆江一帶的棉紡織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一定會大大擴展鬆江棉種植業,使這裡成為全國的棉紡織中心。
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實現了鬆江一帶紡織業從落後到先進的質的飛躍。
形成了以鬆江一帶為中心的棉紡織品產區,促進了鬆江一帶紡織業的興盛。
與此同時,黃道婆對棉紡織技術的傳播,使產品的生產銷售。
不僅占據國內市場,而且走向國外,為海上絲路出口作出了巨大貢獻。
再者,黃道婆對紡織業的改革和傳播。
為鬆江一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黃道婆對紡織技術的普及,改變了百姓富穿絲窮穿麻的穿衣習俗。
推動了鬆江一帶棉紡織業中心的形成,提升了全國棉紡織業的生產水平。
婦女的社會地位由此得到提高,特彆是江南地區女性生存條件的改善。
黃道婆對紡織業的改革和傳播,還大大增進了漢黎兩族的文化交流。
這樣的民族交流不僅具有曆史意義,還有現實意義。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