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暗罵一聲,自己怎麼忘了這茬了呢。
古人的確是非常喜歡將軍士的數量進行誇大的,想那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曹軍號稱雄兵百萬,實際上連這個數目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目的也很簡單,便是對敵軍進行震懾。
不過...
這老於的來曆的確有些神秘,此人在這黑風寨上也有些年頭了。
當時見這老者略通筆墨,為人又十分低調,徐大胡子也沒多問來曆。
隻是經過考察之後,便放心的將賬目一事交給了他。
在此之前,這黑風寨上可到處都是糊塗賬。
不過在老於成為“賬房先生”之後,的確沒有出過什麼岔子。
徐晉目光閃動,不禁脫口道:
“老於,你怎麼對明軍的事情這麼清楚?”
“說來話長啊...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既然大當家想聽,那小的今日便如實相告吧。”
老於輕歎一聲,飽經風霜的臉上閃過一絲追憶。
原來,這老於本是南陽府人士。
崇禎元年時陝西大旱數年,赤地千裡,餓殍遍地。
朝廷對災民的慘狀視若無睹,各級官吏依舊賣力的搜刮貧苦百姓。
饑荒歸饑荒,“三餉”是萬萬少不得的。
時有一名叫王二者,憤而起義,一時間災民紛紛響應。
所到之處無不是殺知縣.開糧倉以賑濟災民。
極短時間內便聚攏了數千饑民。
那時,這老於在老家犯了點事被通緝,聽聞王二的大名後,仰慕之下便從河南來到了陝西投奔。
不過,王二的起義很快就被撲滅,兩年後便死於刀兵之下。
解決掉一個王二之後,更讓朝廷頭疼的闖王高迎詳之輩又殺了出來。
此為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當初王二兵敗之時,老於此前因為作戰有功已經當上了一名什長,手下也有**個步卒。
這首領一死,大部隊也隨之被朝廷剿滅。
隻有寥寥數十人成為了漏網之魚,老於便是其中一個幸運兒。
他一路躲避官兵的搜捕,千辛萬苦的回到了老家南陽,不久之後又流竄到了湖北加入了當地的一支小規模起義軍。
聽到這裡,徐晉不禁一頭黑線。
此人還真是個造反專業戶...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說了,老於的新首領同樣在官兵的圍剿下戰敗身亡,在此僥幸逃得一條性命的他隻好倉皇而逃,機緣巧合下才輾轉流竄到了這思明府。
眾匪聽完後一陣唏噓,沒想到這個平日裡沉默寡言的賬房先生,當年竟也是一條轟轟烈烈的漢子。
“嗬嗬,從那以後,俺便厭倦了打打殺殺,隻想找個安穩之地了此殘生。”
老於背著手苦笑道:“可這外麵哪有什麼安樂之地,俺的身份又不光彩,無奈之下隻好進了這山中。”
徐晉聞言甚是動容,不過他還有一件事情很好奇。
與其他人大字不識一筐的嘍囉不同,老於似乎有一定的學識,舉止也是彬彬有禮,實在不像佃戶出身。
“讓弟兄們見笑了。”
“俺少時曾為東家公子做過幾年伴讀書童,耳濡目染之下倒也稍曉一些文墨。”
“實在是不值一提...”
既然有這個“經驗豐富”的造反前輩存在,徐晉又怎會不參考一下他的意見呢。
“依我看,此戰不足為慮。”
老於聽完他的疑慮後稍加思索道:
“這裴山縣乃兵乏將少的荒涼之地。”
“那知縣老爺即便想剿滅我等,一時間又能從何處籌集兵馬?”
“能指使的無非是這當地衛所的屯丁而已。”
“也就仗個人多勢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