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這造船局的名頭雖然是有了,卻缺少工人和船匠,整個部門上下隻有十來個從工部挖來的匠人,場麵極其冷清。
此些匠人算是稍懂一些“造船”術,可以說是保鄉軍治下唯一的專業人才了。
經過徐晉樂觀的計算得出結論:
南部造船局如果產能全開,且不缺銀少料的話。
每月應該能勉強下水兩艘小型漁船。
隨便遇見點海浪便能掀翻的那種...
“水師尚未建成,諸位仍需努力啊!”
勉勵了一番造船局的匠人後,大將軍徐晉便來到了上陽河邊的火銃製造坊視察。
如今這裡的規模已經頗大,光水錘便增添了好幾個,工坊內的匠人**著上身,乾的熱火朝天。
“乒乒乓乓”的敲打聲不絕於耳。
自打攻占思明府之後,保鄉軍便將一乾官匠全部控製起來,並將其遷至裴山縣。
得到了這一大群專業人才後,匠部的人員總編製已過千餘,不過大多都是學徒。
這其中,光是銃匠.鐵匠和炮匠加起來便有五百餘人,其中小工占了八成。
大將軍徐晉此前曾對匠部進行了改革,采用流水線式的生產模式,為那些老匠人強行分配學徒。
這徒弟要是上手快,作為師傅自然有功,保鄉軍自不會吝嗇賞錢。
若是不肯用心教的話,那就對不住了。
匠部會從他們每月的餉銀中按照相關標準直接罰掉一部分。
有人會說了,那這徒弟愚鈍關我這師傅啥事啊?
匠部挑選的學徒都是極為聰穎的小夥子,如果真的愚鈍不堪連當學徒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了,此等情況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如果真的出現,那上麵自會派人來實地調查緣由。
徐晉對這銃坊的產生活動還算滿意,這個時代還沒有興起“摸魚”那一套,隻要銀子給到位,待遇沒問題,大夥還是很有乾勁的。
甚至有不少工匠,每日天不亮就來,下班時間到了也不肯走。
敬業程度令資本家汗顏。
為何?
原因很簡單。
匠人們在除了根據職稱發放的每月工銀外,另有一項額外的績效收益。
在銃坊內,往往是一個師傅帶幾名學徒,各自負責不同的造銃流程,一乾人算是一個小的團隊。
根據這個團隊每月的產量及良品率,如果超標完成的話,還能獲得一些賞錢。
雖然不多,但也極大的鼓舞了匠人們工作的熱情。
在這裡的生活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不但能吃飽穿暖,每月還有不菲的工銀,隻要肯努力乾活就一定會有回報!
再反觀以前做官匠的時候,那簡直是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
故此,才有許多人不願收工,想要早日將技藝提升上去,以獲得更好的待遇。
“此物,銃坊可能造出?”
徐晉從懷中抽出一張圖紙,向匠頭問道。
那紙上畫著一個圓柱形的銃管,內部螺旋狀的排列著數條有規律的刻線。
這正是膛線,如果能給燧發槍中弄上這玩意,其射程和精度會有質的提升。
徐晉便是打算借此組建一支“獵兵”部隊,專門用以狙殺敵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