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風言風語崇禎剛開始是施力按壓的,甚至怒斥了那群言官一頓。
人家楊大人在雲貴那種蠻荒之地替朝廷平叛,汝等卻隻會在這朝堂之上耍耍嘴皮子。
不過朱由檢雖說很信任楊嗣昌,可這日子一久心裡也難免打起了鼓,於是便三番五次的派人催促對方。
“陛下實在是有些急躁啊。”
楊嗣昌深感無奈,接完旨後朝那名自京城而來的小太監說道:“還請轉告陛下,眼下雖然餉已籌足,然兵勇還需繼續操練個把月。”
“臣明白陛下的難處,吾會儘快出兵的。”
“楊大人。”小太監收起聖旨後神色一凝,低聲道:“聖上近日憂心忡忡,時常於朝堂上大動肝火…”
楊嗣昌微微一歎,看來陛下已經開始對自己起疑了,最起碼也是有所不滿。
“多謝小公公適才所言。”
“楊大人客氣了。”
就這樣,在崇禎的不斷催促下,於九月初雲貴廣三省兵馬朝著粵西開始正式進軍。
按照正常速度的話,明軍應在年底才能出兵,而今竟提前數月,可見這楊嗣昌還是有些本事的。
先不論帶兵如何,最起碼此人能在籌集餉銀的同時不使當地亂到無法收拾,民間的起義也被其施以雷霆手段鎮壓,本人還能在雪花般的彈劾中巍然不動。
就這份搞錢手段和抗壓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當然這也和他是朱由檢的寵臣有很大關係。
而這回,三省聯軍號五十萬,冠以平賊之名,兵鋒所指之處自是那為患嶺南的徐賊。
但相信大夥都知道,此五十萬隻是個虛數,這是將民夫都算在內的。
實際上可戰之兵隻有十六萬而已,其中雲貴兩省各貢獻了三萬兵力,實力雄厚的廣東則發兵十萬,裡麵包括一萬水師。
“諸位。”
在戰前的誓師大會,三省督師楊嗣昌如是說道:“此番嶺南討賊非同尋常,吾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接著他朝北邊遙遙一拜:“聖上亦是夙夜難眠,對吾平賊軍翹首以待。”
眾總兵及副總參將神情肅穆,繼而抱拳沉聲道:“還請督師大人放心,末將自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隻願複吾嶺南河山,解救數十萬黎庶於水火之中!”
楊嗣昌的數十萬平賊軍聲勢浩大自三省而出,沿著不同方向朝著嶺南進軍,預計需一個月左右便可在廣西會師。
此人與諸將磋商後決定了具體的戰術,由雲貴的六萬聯軍自北往南直擊慶遠府,廣東的十萬大軍則自東往西攻襲南寧府。
兩麵夾擊之下,賊軍畢竟兵微將寡,即使再過凶悍也分身乏術。
此戰法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沒有問題,故而得到眾將的一致認可。
而不久後,大將軍徐晉便從斥候口中得知了明軍的異動,看來一場大戰又迫在眉睫了。
他雖還不知明軍的具體數量和戰法,但已獲悉這次的對手是楊嗣昌,沉重的心情頓時輕鬆不少。
緊接著保鄉軍眾參謀大臣便齊聚一堂,商議起如何對付明軍。
“大將軍,今時不同往日。”前將軍馬戶大咧咧的說道:“咱三萬人馬可都是在安南磨礪過的,已經算是老兵了。”
“不錯。”後將軍羅延康微微一笑,在南征軍的征伐下,安南北邊的鄭軍已經元氣大傷,地盤也大幅度縮水,眼下保鄉軍已在越北橫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