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會有人從這種聲音裡聽出人家用的是什麼劍法啊——裴液甚至不能確定裡麵人用的到底是不是劍。
抬步繼續前行,來到武場上,一片空曠寂靜。
正當他以為自己是最早的一個時,跨過門後,右邊傳來了沉重而劇烈的喘息。
divcass=”ntentadv”裴液轉頭一看,在涼風細雨之中,女子像是一塊炙熱的鐵,白煙從她的身體上蒸騰起來,拉成一條條縹緲的線,至半空緩緩消散。
就像一個人形香爐。
整個武場都空曠著,她卻挑了一個最不被人注意的角落,一輪動作過後,張君雪將兩個石鎖慢慢放下,肺部鼓出的聲音像是一個風箱。
朝著進門的裴液微微點了點頭。
“這麼早啊。”裴液稍微皺了下眉。
張君雪悶悶“嗯”了一聲,又拾起刀,開始演練那門《斬腰刀》。
實話說這位女子用這柄刀使這門刀法,真有一股獨特的氣勢,浩蕩的刀勢,痛快的發力,不止在實戰中沛莫能禦,外觀上也極具美感。
但裴液出於自己理解的“武林規矩”,雖然人家沒避諱,也沒有直勾勾地盯著人家的刀法看。
裴液走到一邊,把行頭卸下稍做了些活動,也從鞘中拔出了劍來。
雨絲落在劍上凝成點點細珠,裴液手腕一振,持劍立定。
蟬部的下一式,是【展翅】。
這一招算是一個小小的門檻。從這門劍術的內理來看,至此蟬已脫殼,生翅而飛,自然有所不同;從劍招的風格來看,也有較大的變化,從試探、糾纏、詭計,變得堂正輕捷,氣質也風靈俊秀起來。
這是一式蓄勢之劍,或者說是準備之劍。
它不是進攻,而是退和避,劍招的架勢、身體內力量的流動,全是在為下一招做準備。
也正因如此,這一招的難度上升了幾個等級。
在戰鬥中進攻是最普通的動作,但如何巧妙地收和避,不使“退”成為“潰敗”,卻是對用劍人的極大考驗。
裴液當時在看書拆解這一招時,目光就沒有隻盯在這一篇,而是結合了下一劍【清鳴】來理解。
此時正式習練,心中也時時以下一招為對照。
這又是“先吃透劍經,再上手習練”的好處了,如果他未曾理解下一劍,習練這一劍就會事倍功半。
這一招的要點隻在兩處,一是自身之蓄勢,這是本招的目的,若蓄勢沒有做好,這一招等於白用;二是敵前之應對,也就是保證這一招能夠安全地用出,不至得不償失。
劍書上列舉了幾種使用的思路,但想要自如地用於戰鬥中,自然不能照本宣科,還是需要自身的水平、經驗、眼力,乃至膽量。
如果這一招真的在敵人眼皮底下用了出來,即便自己因此失去了一些先機,下一招也一定會得到雙倍的回饋。
這招確實難了許多,裴液用了半個時辰,大致熟悉了這一招的架勢,但距學會還有一段距離。
此時早飯又已端了上來,裴液用過了飯,便再次開始了一天的訓練流程。
首先依然是順便消食的早課,昨日結了“白竹閣”的講授,今日換了一位師傅來講“翠羽劍門”。
二十多人搬了蒲團過來整齊地坐好,一位四十多歲氣質溫和的中年女子走到場上。她身穿青色武服,腰掛一柄細長的輕劍。
“諸位好。”
女子一笑,她氣質安定,說起話來也溫聲沉氣,三言兩語間便將翠羽劍門勾勒出來。
翠羽劍門立於衣嵐山中,因山中生有許多美麗的翠鳥而得名。這一門在博望三派之中實際最為悠久,立派比白竹閣要早八十年,比七蛟洞要早一百三十年。甚至如果算上前身的話,那還要再早兩百年。
翠羽劍門至今傳承著深厚的翠鳥文化,他們的劍也如翠鳥一樣,輕捷、明麗、如雨如風。就劍法傳承來說,其實翠羽劍門的底蘊比七蛟洞要更加深厚。
“翠羽劍門今年有十五個名額,派出了十五位弟子,俱在三生以上。”女師傅繼續道。
十五個.裴液不禁微微張嘴。
這就是門派培養方式的優越之處,鄭壽是第一流的強縣,今年他們有十七個名額,但隻有七個進了龍門班,剩下的自然是未滿足“三生”的境界要求。
“照翠羽劍門的規矩,弟子三生之後便可修煉《翡翠集》,又大多止步於‘碧光’篇。大家武比中若是碰上翠羽劍門的弟子,那多半要麵對這一篇劍術。”女師傅緩緩抽劍道,“我先為大家演練一遍。”
隻見她立定抱拳,行了個端正的武禮,而後腳步一拉,身體忽然傾倒,同時一道輕細的劍光刺了出來,斜斜指向天空。
裴液眼睛微微一亮,挺直了身體。
而後那傾倒的身體在半空中劃出一個流暢的圓,就像是有一根無形的線從空中垂下將她吊住。
身形轉動間,下一劍已從後腰刺出。
這真是獨特的劍法,裴液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身形如此流暢地在空中移動,不知內裡是如何發力,但外表看起來,確實像一隻不必沾地的鳥。
在她的身與劍中,你看不出太多對大地的依賴。
如此一套飄羽回風般的劍法演練完畢,全場安靜無聲。
根本不必再說,但凡有些眼力之人,就能看出這不是模仿,而就是那所謂“碧光”篇的原胎正版!
而這位身穿青衣的女師傅,恐怕就出身翠羽劍門!
女師傅掃視一遍鴉雀無聲的場下,拾起劍鞘將劍收回鞘中,一邊溫和笑道:“我瞧有些學員的臉都白了,很好,說明你們是第一次參加龍門班,也祝你們不必再有第二次。”
場上響起一陣笑聲。
女師傅沒再賣關子,溫和地點出了關鍵:“我入門、出師這兩天間隔了十一年,家師卻都說了同一句話:翠羽的劍,無不可示人之處。”
裴液其實這時才反應過來為什麼有人臉色泛白,但不妨礙他當先鼓掌。
“每屆我都會為大家演示翠羽的劍術,誰若真能看幾遍就摸到翠羽弟子的命門,我倒要求著你去衣嵐山學劍呢。”
雖然近年翠羽劍門年年勢弱,但這話還是儘顯一個老牌門派對自己劍術傳承的自信。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這門劍給裴液的感覺非常好,它當然有長有短,但即便短處也不是“缺陷”,更談不上“命門”。
即便再給他看十遍,他也隻會對它更熟悉一些,最終勝敗還是隻能從用劍人的實戰博弈上去尋。
“也希望大家不要太汲汲於勝敗,以武會友本身就已是樂事。”女子笑言一句,而後開始借著剛剛的演練,為他們講述翠羽劍門弟子的風格特點,需要例子時便再演練一遍,確實毫不藏私。
等一個時辰過去,“碧光”篇已談得差不多,女師傅說明日收尾,再淺聊一下“玉影”篇,第三天便上手試練。
之後便持禮告彆下場。
學員們也從蒲團上站了起來。
裴液隻來得及聽了兩節這樣講解門派的早課,隻覺風格迥異。
昨日講白竹閣時那老師傅晦澀而小心,隻談風格與應對,具體招式不曾涉及一式。
而今日這女師傅談翠羽劍門,卻是透透徹徹,隻差把真氣運行也透露出來。
隻因自信劍術本身過硬,知道你即便了解清楚後,還是須在場上堂堂正正地博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