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在帥帳前望著西山方向久久,然後返回帳內坐下,看著麵前的一個年輕人“此番若能入關取了明廷,便放你回朝鮮”。
年輕人臉上一喜“明廷早深陷泥潭難以自拔,攝政王文韜武略,此番必然能取代大明坐擁天下!”
多爾袞嘿嘿一笑“待到那時本王論功行賞,你朝鮮炮兵在前年之戰功不可沒,此番還需再接再厲,待我大清取了明廷天下,你便是朝鮮王”。
年輕人立刻俯首謝恩。
沒錯,年輕人便是年僅二十歲的朝鮮昭顯世子(相當於明朝太子)七年前大清入侵朝鮮把他和其弟鳳林大君(相當明朝王爺)掠為人質,平日軟禁在沈陽,戰時帶在軍營,倒不是怕他跑了,而是以此施壓朝鮮借兵攻打大明。
在鬆錦大戰時,皇太極就把他兄弟倆隨軍軟禁,朝鮮不得已遣炮兵協助清軍攻打明朝,朝鮮炮兵剛開始感恩當年明朝抵擋豐臣秀吉的入侵,不願意打明軍,戰時往往發空炮,故意打偏或者朝火藥裡故意加水等等。
後被清軍發現後斬了不少人,又令滿軍穿朝鮮兵服裝轟擊明軍,讓明軍痛恨朝鮮兵,甚至出現殺朝鮮兵的賞銀遠遠高過清軍的情況。
之後,朝鮮兵也就破罐破摔了,開始真心協助清軍,在鬆錦大戰時候立下汗馬功勞。
而昭顯世子李汪(同音同意打不出那個字)一開始國破家辱加上又是大明的藩屬國,當然是痛恨大清的了,但十三歲就被掠人質,七年間清朝有意拉攏,早已在他心中種下了另一顆種子,開始親清成了二鬼子,這也是為何在大清入關後第二年放他回朝鮮後,他爹毒殺他的真正原因。
李汪被掠七年,中間有兩次回國歸省,每次回去時都是他長子代做人質,一次是四年前,一次是今年正月,此番剛回來就隨多爾袞出征,同行的還有的他的朝鮮炮兵。
多爾袞在帳中給小李子畫大餅,實則心思還在西山,差不多一炷香功夫過去了,怎麼沒點消息傳來,心下有些著急。
卻在這時一騎來報,尼堪遣兵二百入山不久,聞殺伐聲,後久侯不出,遣人查探,行數裡後在穀口見兩百屍體堆積如山……
多爾袞震怒不已,立刻提兵兩千親至西山。
尼堪和阿巴泰料定山中明軍不會那麼輕易讓他們進去,少不得一番廝殺,但卻沒料到結局是一場屠殺。
兩百餘人,一個沒出來,全部被殺,屍體殘缺不全堆積如山,把穀口堵得嚴嚴實實,去山中查探的清軍回來彙報時兩腿一直抖個不停,何曾見過如此慘無人道的殺戮!
明軍何時變得如此殘忍殘暴,不得而知。
但他成功把清軍的大佬們激怒了,那種可平天地的雷霆之怒。
震怒之下,尼堪親自領兵一千入山,阿巴泰坐鎮山外又令散兵從險峻之處攀登探路企圖迂回圍攻。
大軍剛入山不久,多爾袞便領軍到了山腳點將台,阿巴泰近前把前後詳述一遍。
多爾袞臉色鐵青,能在那麼短時間內,幾乎沒什麼大動靜把兩百人吃的乾乾淨淨,隻有一個可能,兵多將廣,山中伏有重兵。
阿巴泰深以為然,因為先前他聽到零星火槍聲,響起前幾日伏擊他數千火槍手不由渾身一顫,原來真的躲在山中。
但他們是如何生存的?
多爾袞現在不關心這個,隻關心他們將要怎麼死!
天黑之前必須進山剿殺這支明軍,否則天一黑,前功儘棄,多爾袞下了死命令,又加派人手,從其他地方攀山開路,一時間漫山遍野皆是清軍身影。
就在這時突聞遠處鼓聲大震,卻讓多爾袞一驚,寧遠城上的明軍竟然開始擂鼓,聲若雷鳴,遙傳十餘裡。
怎麼滴,要趁機出城開打麼?
怕你個求,多爾袞正憋著一肚子火無處發泄,恨不得和吳三桂廝殺一場呢,見其擂鼓,又擔心城中明軍趁機偷襲,隨即傳令三順王之一的尚可喜把他的天助軍出營在寧遠城西布陣!嚴防城中吳三桂異動。
當年得知尚可喜投降,皇太極大喜高呼,天助我也,隨即命其軍為天助軍,這支人馬在尚可喜的帶領下,可謂戰功赫赫,手中沾滿了明軍的昔日同胞手足的鮮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