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吳三桂率騎兵殺出城外,把指揮權移交給唐通,卻也是最危急的時候。
那個時候清軍攻城最為激烈,遠程有火炮壓製,中段有弓箭助攻,眼前最危急時已有清軍登上了城頭。
城上明軍奮勇殺敵,火炮對轟,弓箭對射,城頭肉搏……
也就是在這當口,吳三桂率兵出城,為避免造成誤傷,城上弓箭手,以及盞口炮停止射擊,此消彼長,城頭明軍壓力更甚。
清軍的炮彈,弓箭以及士兵源源不斷上城,給唐通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及事實壓力,為激勵士氣,他抽刀而出,率親兵殺入了過去。
幸好,這個壓力是短暫的,待吳三桂的騎兵從北城繞到西城下橫掃清軍,大開殺戮後,城頭壓力頓消,少許登城的清軍被殺光後便是後繼無人!
眼望城下明軍騎兵如入無人之地,唐通氣喘如牛抹了臉上的血跡,來不及一個輕鬆的微笑,便率親兵直奔南城。
南城外有清軍的漢軍旗在側攻,也就孔有德等三順王的人馬,隨時側攻,但攻勢絲毫不弱西麵的主攻火力,若不是城上明軍奮勇抵抗,加上防守工事完善,保不齊就被他們打出缺口,最危急的時已有清軍上了甕城城牆。
唐通見西們外攻勢已緩,立刻奔往南門,指揮炮兵對敵陣猛轟,然則僅半盞茶功夫不到,便不得不下令停止炮擊。
因為吳三桂的家將吳釗率數千騎兵到了城下清場。
話說三順王坐鎮南門城外數裡在陣後遙望清軍攻城,一如既往的點評江山,如同喝茶看戲,三人都覺得寧遠城雖在十餘年間躲過數劫,但這一次絕對沒那麼走運了。
理由很充分,論兵力,較之往年最盛,論火力較之往年最盛,論守城主將,當年是赫赫有名的袁崇煥,祖大壽,滿桂等人,而如今隻是個毛頭小子吳三桂。
再論國力,論後勤軍備軍心……此時的大明龍困淺水,掙紮等死而已。
大明隻剩下皮包骨頭了。
隻是,這塊骨頭依然有些硬,啃的時候很硌牙,眼見三麵圍攻,城內明軍反抗激烈,且火力之盛遠出幾人意料之外,不免露出驚訝神色。
但隨著清軍在西門的瘋狂攻勢,甚至一度登城,三人方才會心一笑……
笑意未消,便凝結在了臉上!
吳三桂的騎兵大軍一出城,那是技驚四座啊,西邊的多鐸和阿濟格傻眼了,首山上觀戰的多爾袞和範文程懵逼了,這仨貨也是目瞪口呆。
眼見西城清軍潰逃,眼見城下一支明軍殺來,三人也略顯驚慌。
三順王年紀相當,但實力參差,其中當以孔有德為最,他降清時帶來大量裝備及造炮技術,甚得滿清朝廷看重,其麾下又有天佑軍,尚可喜的天助軍略遜,墊底的是耿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