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人稱劊子手乃大清國第一戰將,從軍數十年戰功赫赫,有勇有謀,論武力雖不及滿清第一勇士鼇拜那般霸道,但也是數一數二,有萬人敵之勇。
大清國第一戰將跟隨攝政王準備入侵大明,誰知尚未入關便在這彈丸邊城接連撞的頭破血流,心中積恨已至極點,眼見清軍潰散更是氣急敗壞,發誓要乾掉陣中那支明軍。
阿巴泰中伏時說有一支重甲騎兵,他出兵中後所中途步兵遭襲也說有是重甲騎兵,昨日襲擊大營時也是這支人馬,可眼下從山中突襲亂其後陣的又是這支重甲騎兵!
媽的,裡裡外外都是這支重甲騎兵搞鬼,多鐸怎能不恨,即便此時清軍已經開始潰敗,他依舊不要命的率親兵攻擊這支明軍,誓要連根拔起,殺光一個不剩下。
萬人敵?敵的過屠元麼?
何況還有屠夫小太監,倆人聯手關二爺都不敢吹這牛逼,更何況旁邊還有個不光臉紅而且殺到眼紅的河南關二爺呢。
“屠元砍旗!”常宇和陳王廷雙戰多鐸,一刀砍他於馬下,同時間一聲怒吼,多鐸的那杆帥旗被屠元一刀砍斷,連同扛旗那人的手!
主將落馬,帥旗折斷,崩潰中的清軍一潰再潰,潰不成軍。
清軍全麵潰敗,倉皇逃竄,如潮水般朝南北兩邊退去,明軍軍心大振,奮勇追殺,寧遠城中唐通率步兵出城殺敵,明軍已開始全線反擊。
常宇心中大撼,被他斬下馬的那個極有可能是多鐸的情將終於還是被救走了,其親兵拚死護衛,而他以及麾下重甲騎兵經過這許久拚殺早已是人疲馬乏,全靠一口士氣一股鬥誌支持都現在。
麵的退潮般的敗兵湧來,多爾袞無力乏天,他想殺敵但根本過不去,還險些被衝散,但卻不能眼珠子的看著潰兵卷來,因為後方就是答應,若是不能及時建立防線,明軍順勢殺到大營,那後果極為慘重,甚至可以稱為大清的滅頂之災,因為眼下的兵馬,糧草,輜重,幾乎是大清國的所有!
意識都這個嚴重問題後,多爾袞和範文程立刻令親軍攔截潰軍,組織防線……而在正南大批清軍正在潰逃已至寧遠河南岸,其中包括三順王的人馬。
常宇的重甲騎兵已經和城中明軍騎兵彙合,聯手往被追殺清軍潰兵,而吳三桂往南追殺,唐通率步兵在寧遠城周邊撿漏。
北邊是清軍大營,若能殺過去,則一勞永逸,多爾袞必然慘敗歸朝,常宇看出這個死穴後,令明軍勇追,一定要破其大營。
這讓那些北逃的清軍暗暗後悔,為何往這邊跑了,往南跑該多好啊!
往南跑真的好麼?
三順王原本也是這麼想的,逃至於寧遠河南岸時還企圖建立個方向緩衝一下敗勢,然則吳三桂追兵如風,不等其防線城裡,便已率追兵過河,一陣衝殺,三順王不得不繼續難逃。
哪知未逃二裡地,突聞正南殺聲起,心中大驚,舉目望去,數千騎兵狂奔而來,地動山搖氣勢如虹,頓時臉色慘白,這又是從哪來的明軍!
突如其來的一支人馬堵住退路讓清軍如墜冰窖,便連吳三桂也是一驚,什麼鬼,誰的人?
待依稀看清那支人馬時,頓時鬆了口氣,又暗暗佩服小太監簡直神人啊,莫非早預料清軍潰敗在此伏兵,隻是他什麼時候聯係到李岩的,李岩又是何時到的。
沒錯,來的是李岩的五千騎兵。
李岩奉常宇密令,兵分兩路北上,一路走小路深入敵後潛伏,一路騎兵走官道北上,從清晨出發,輕裝快馬一路疾馳,按照原計劃傍晚前趕到便可,隻是李岩有心表現,下令急行軍,一百七八十裡地兩個多時辰就到。
眼瞅著距離寧遠城還有十來裡時,前方探馬來報,寧遠城外明清大軍正在激戰,李岩立刻變了顏色,小太監口信是讓他伏兵待命的,根本沒提清軍攻城這茬,他在猶豫要不要參戰。
這時探子又報,清軍已是不支,極有可能要潰敗,李岩咬牙,下令參戰,隊伍急行,正好堵住了清軍後路和吳三桂來個前後夾擊。
所以說,吳三桂還真的高看了小太監,常宇調李岩的人馬過來,本是想打個小伏擊,根本沒曾想李岩適逢其會,又撿了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