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領旨,又道有感這幾人的貪腐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提議著手進行一場反貪風暴,嚴查一些油水大的衙門的大佬。
崇禎毫不猶豫的點頭準了。
而李邦華等幾個重臣,卻是如坐山車一樣暈暈乎乎,小太監先前提議那個修建官廁的事,幾人點頭之際還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這算不算內臣乾政了,又想這事事關疫情,僅算個建議吧。
正思慮間要不要給小太監順勢帶個帽子的時候,這家夥突然又要來一場什麼反貪風暴,而崇禎帝竟好不猶豫的強勢表態支持,這讓他們幾個就皺眉了。
其一,能做到這個位置的有幾個乾淨的,這幾人雖都是崇禎的死忠粉,還會為國事操勞,最終也為殉節,但不能說他們不貪汙不受賄。
其二,他們又在想,這算不算插手朝政了啊,都察院是大明的紀委,這事歸他們管啊,但又一想,東廠是皇帝的人,也有查處貪汙受賄的權力!
有點頭大!也有點自危!
嚇唬他們一下可以,但崇禎帝當然不會真的對眼前幾人動刀,大明此時真心實意願意跟他守江山的已是寥寥無幾,隻剩下這幾個死忠粉,無論如何也的留住,但是對於那些等著老朱家倒台的人,他可就不客氣了!
隨即便令常宇嚴查吏部,戶部,兵部這幾個油水大的衙門,而且非東廠一家獨查,同時並以都察院同查,這讓李邦華等人稍稍鬆了口氣,倒不是怕查到他們身上,而是皇帝還算端的平,沒把都察院扔一邊去,否則這打壓之心可就太明顯了。
常宇領旨,與諸臣拱手道彆便出了皇極殿,崇禎正要和李邦華等人再詳議這兩件事時,常宇突又返回,近禦前輕聲說了句話,崇禎聞言,蹭的站了起來,向王承恩道“出宮”
明朝製度比較嚴格,皇帝不能像清朝皇帝那般隨意出宮,有的終一朝都沒出過幾次皇城,甚至未踏出京城一步,當然也有特例,比如正德皇帝那種奇葩。
除了親征或者迎接大戰凱旋而歸的大將才有可能出宮,至於微服私訪這種坊間最愛津津樂道的情節,幾乎不可能發生。
可崇禎帝為何突然要出宮了呢。
因為常宇就說了一句“李岩部至京外,攜萬顆韃子首級!”
皇帝出宮非小事,僅各種禮製規格都夠忙活幾個時辰的,但崇禎帝口諭“一切從簡,從速!”
僅不用半個時辰,一切事宜準備得當,府軍衛數千親衛在皇城北門外列隊護衛,東廠番子儘出,加上錦衣衛的人馬沿途交通管製,從皇城北門至東北安定門一路暢通無阻!
四輛馬車從皇城裡駛出,車旁是二百餘宮字營的重甲騎兵,前後外圍是府軍衛的親兵隨侍,浩浩蕩蕩的朝城外奔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皇帝出宮這大的頭條,轉眼間就把常宇罵文官的風波壓了下去,京城百姓無不奔走相告,前去圍觀。
皇帝竟然出宮了,百年難得一遇啊,可是這要去乾嘛?
聽說去迎一支打勝仗的軍隊,可能是吳三桂吧……
聽說吳三桂了上萬顆韃子的人頭呢,就在安定門外……
我擦,真的假的,如若是那傳聞不假,那東廠小督主和吳三桂的捷報就是真的咯,走走走,去看看韃子長啥模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