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裡的三個大佬各自被煩惱所擾,北京城的帝王至尊何嘗不也正皺眉抓狂。
武昌城裡頭出了大事,左良玉死了,這個消息常宇第一時間就八百裡急報崇禎帝,初聞之下崇禎帝也是驚慌失措,他知道左良玉突然暴斃可能引發的亂局。
這不同於劉澤清的死,可即便是劉澤清死那會兒他手下也差點暴亂,若非李岩黃得功等人都在旁邊以大兵力死死壓住,毫不誇張的說,若換個地方,若換了彆人,馬花豹那夥人當時必反!
好在送這個消息的同時也送了顆定心丸,常宇親自去了。
可隨後,春祥說常宇在洛陽之後,就斷了消息。
確切說是,不能實時跟蹤實時定位了。
崇禎帝心裡頭就開始打鼓了,都啥時候了,你這小子還這麼貪玩。
果真是你擔心啥就來啥,袁繼鹹和呂大器的密奏八百裡加急送來了,一般的奏疏送到皇帝跟前都是要經過內閣的,但這密奏則不同,而且他倆用的不是郵政,是東廠順風。
這條線不經過內閣。
崇禎帝一看,你大爺的,左良玉都臭熏天了,那邊眼瞅著就捂不住了,可常宇還慢吞吞的不知道溜達哪去了。
那邊是快瞞不住了,這邊也沒必要瞞了,崇禎帝急召內閣,左良玉完蛋了,你們說怎麼辦。
我類個去,閣臣炸鍋了,這麼大的事,你現在才說,你可知道處理不當的後果。
各種吧啦皇帝的不是。
崇禎帝也懶得辯解,彆比比了,說咋整吧。
當然要先穩住他們啊,比如先派人去安撫去吊唁……崇禎帝冷冷一笑“常宇早令袁繼鹹和呂大器去了”。
眾閣臣一驚,常宇不是在黃河那邊麼,這太監也太神了,能提前知道左良玉死了,且立即做出反應部署,尼瑪,不服不行。
既然都派人去安撫穩住了,那還要咋地?
你當左良玉麾下那幾十萬將士都是三歲小兒啊,說兩句好聽的,丟顆糖果,就啥事沒了?
得拿出些實在的!
得給些什麼好呢?
武昌城。
左良玉病重,袁繼鹹,呂大器前來探視順便巡視軍務,召集在外將領回城議事。
這些將領一開始不疑有他,紛紛回武昌探病,卻都止步病房外,好在有兩位大佬在周旋拖延,每日以各種軍務問詢為由分散諸人注意力,讓他們忙於應對。
不過這年頭哪有吃乾飯的,左良玉病重成這樣子,那是活不久了,諸將心裡頭都開始各自盤算小九九,左良玉隻要一死,人心必散,就看朝廷給什麼價碼了。
這個時候也逐漸有人回過味來,袁繼鹹和呂大器真的僅是來探病和巡查軍務的麼,真的這麼巧合和這麼簡單的麼,怎麼感覺這倆人就是來問價的。
而且,左良玉真的還活著麼……
左良玉死了。
就在這日,回城的眾將領突然被緊急召至總兵府,然後大門一關,左夢庚披麻戴孝哀嚎不止,眾將恍然,惶然。
死了!
隨後呂大器和袁繼鹹召眾將於大堂說左良玉病故此事體大,為免生亂諸將不得離開總兵府,靜候朝廷聖旨。
諸將這才反應過來,被軟禁了。
總兵府已被金聲桓的人團團圍住,另有武昌城內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違令殺無赦。
彆說想趁機翻牆溜走或者傳個口信與外界,哪怕是上個茅廁都有人盯著。
這個時候,原本就有疑心的人也確定了,左良玉絕非剛死,從袁繼鹹和呂大器前後腳趕來巡查軍務,到有風聲說黃得功和王體中率部沿江西進,以及左良玉這才剛死,兩個老狐狸就能從容不迫的按部就班,滴水不漏,這說明他們早有預謀!
隻不過現在反應過來,為時已晚。
兩個老狐狸在武昌城內和左夢庚密謀了快半個月,方方麵麵的細節都做好了準備。
這個時候眾將不管心裡有什麼小九九,也隻能乾瞪眼。
乾瞪眼等著,他們也想看朝廷如何應對,皇帝的聖旨開了什麼價格。
左良玉病故的消息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武昌城,全城為之嘩然,消息隨即往外蔓延,街頭巷尾百姓議論不絕,麾下各部兵馬也是蠢蠢欲動,但因為各部將領都在總兵府內,說是要商議軍務以及善後之事,所以暫時還都在可控之中,並沒出現什麼亂子。
也有的手下懷疑上司被軟禁,前去總兵府試探,果真被攔著不讓進,但依然見到了自己的上司,就站在門裡頭揮了揮手吾安好,有要事相商汝等先回勿再來擾。
手下想了想也沒再懷疑什麼,畢竟都知道左良玉一死會有很多事棘手事情,處理後事還是次要的,如何重新洗牌分蛋糕要好處,奔前程才是這些將領們最關心的事,想必他們現在就是關起大門討論這事呢,至於是留下是走還是反,那還要看商量的結果能否滿意。
而事實上也如他們所想那般,兩個老狐狸大門一關,天天在裡頭給諸將洗腦,收起你們那些小心思吧,老老實實的給老板打工,彆總想著做帶頭大哥,如今李闖都投誠了,混江湖沒前途咯,難不成你自以為比李闖還牛逼麼?
東廠大太監打仗那麼厲害,在朝廷最困難的時候都能拳打李闖腳踢多爾袞,如今他又多了李闖這把大砍刀,還有誰收拾不了的,張獻忠?
那您瞧好吧,且看他還能蹦躂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