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任國然說話之際,施工人員們再次嘗試搬運石碑。然而,這一次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石碑竟然被輕而易舉地抬了起來。
負責搬運的施工人員頓時愣住了,他們感受著這股似有若無的力量,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誰也無法解釋這究竟是什麼原理,隻能將其視為一種難以言喻的奇跡。
在這一刻,任國然心中的驚訝如潮水般湧來,他幾乎可以肯定,這一切與昆侖軍區脫不了乾係。
那灘血水究竟是何方神聖尚不得而知,但這塊石碑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解決這個謎團。在任國然的示意下,施工人員們心懷疑惑地將石碑移至血水上空。
“轟!”隨著施工人員鬆手,石碑如同千鈞重擔,猛地砸落在地,連地麵都仿佛為之一震。
“呼……”緊接著,一陣陰冷的風卷起,風中似乎夾雜著淒厲的哀嚎,讓施工人員們心驚膽戰,紛紛退避三舍,驚恐地注視著這一切。
警員們則迅速拔出腰間的手槍,緊緊圍在任國然身邊,警惕著可能出現的任何危機。而任國然本人,卻顯得相對鎮定。
他凝視著那塊石碑,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突然,一陣陣驚悚的喊叫聲若隱若現,任國然等人恍惚間仿佛看到石碑前出現了穿著東瀛軍服的士兵。他們眼神憤怒,手持帶血的刺刀,瘋狂地想要衝過來。
然而,就在這時,石碑上的五個字突然金光大盛,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天而降,瞬間讓那些鬼兵消失得無影無蹤。
眾人揉了揉眼睛,簡直不敢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任國然也愣住了,他終於意識到,昆侖軍區的788勘探隊,絕非等閒之輩。
這塊石碑,竟然是用來鎮壓邪祟的!
任國然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驚愕。他恍惚間看到石碑上升起一道金色光柱,直通天際,天邊處隱約可見五個金色大字——“泰山石敢當”。
而在光柱之下,是數以萬計的東瀛鬼兵,他們瘋狂掙紮,試圖衝破光柱的束縛。然而,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光柱都堅如磐石,紋絲不動。
隨著光柱逐漸消散,鬼兵的身影也逐漸消失。最終,光柱完全消失於眼前,鬼兵們也隨之不見蹤影。陰風不知何時已經停歇,四周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祥和。
眾人如夢初醒般愣在原地,相互對視著,眼中滿是震驚與不解。任國然皺著眉頭,緩緩走到石碑前。當他注意到石碑上一個不易察覺的痕跡時,眼睛頓時瞪得滾圓。
他顫抖著手指,輕輕拂去石碑表麵的灰塵,隻見石碑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抓痕。他確信這些痕跡之前並不存在,聯想到剛才看到的鬼兵們瘋狂掙紮的畫麵,這些抓痕無疑是對剛才那一幕幕真實發生的最好證明。
任國然感到一陣冷汗直冒,他從未像現在這樣感到驚恐。在短短幾分鐘內,他仿佛觸及到了這個世界的另一麵——一個一直隱藏在眾人周圍卻從未被察覺的黑暗世界。
此刻,任國然終於明白了昆侖軍區為何要大費周章地送來這塊石碑。他對剛才所看到的一切深信不疑,石碑上的抓痕就是最好的證據。
想到這裡,任國然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他好奇昆侖軍區究竟知道些什麼,才會選擇送來這塊石碑。難道先前788勘探隊提到的英雄陵園案件也與此事有關?
任國然越想越覺得心裡發毛。這788勘探隊真是深藏不露啊!若非他今日親眼所見,恐怕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一切。
石碑正對著大渡河,“泰山石敢當”五個字雖然並不顯眼,但卻讓人印象深刻。任國然知道剛才那不是幻覺也不是夢,他明白了這塊石碑的真正意義——鎮壓陰魂。
回想起之前對788勘探隊的質疑和輕視,任國然不禁感到有些自嘲。他意識到自己之前對這支隊伍的了解實在是太膚淺了,他們背後所隱藏的秘密遠比想象中更加深邃和複雜。
任國然此刻的心情,就像是一個無知的孩子,試圖去挑戰世界的奧秘與先知,結果卻發現自己原來如此渺小。他深感懊悔,之前對昆侖軍區和788勘探隊的輕視,如今卻像是一記重錘,狠狠地敲打在他的心上。
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他的腦海中,激發了他對這支特殊隊伍和昆侖軍區無儘的好奇與探索欲。
過了許久,任國然才從那份深深的震撼中回過神來。他環顧四周,發現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等待著他的解釋和指引。
他明白,剛才所發生的一切對於這些人來說,太過超乎尋常,甚至讓他們感到有些恍惚和不安。有的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生病,或者是否衝撞了什麼不潔之物。
任國然看著這些人迷茫和恐懼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責任感。他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大家今天都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再繼續這裡的工期。”
他知道,這樣的解釋顯得蒼白無力,但此刻他確實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他隻能用“累了”這個模糊的理由來搪塞過去。
然而,眾人又怎會輕易相信?那逼真的畫麵,那震撼人心的場景,至今仍然曆曆在目。但他們都明白,任國然顯然不希望這件事情被傳出去。
於是,大家紛紛點頭表示理解,然後默默地轉身離開。隻是偶爾還會忍不住回頭,好奇地看向那塊石碑,仿佛想要確認剛才的一切是否隻是幻覺。
施工人員離開後,警員們圍了上來。他們知道,現在沒有外人了,可以暢所欲言了。
“領導,剛才我們看到的,不是幻覺吧?”一個警員小心翼翼地問道。
任國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著隊員們說道:“這塊石碑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妥善安置。紀念塔就建在石碑後麵,儘量讓石碑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