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能見著劍神孤樓影嗎?”
“玄妙門後的傳承,源於劍樓上的劍祖?”
靈榆山霞光噴湧,沐浴其中者,無不心曠神怡,熱血澎湃。
這道韻霞光,分明蘊含劍道本真,當下幾近九成的古劍修得了造化,原地盤膝,已有突破。
顧青一、蕭晚風、淚雙行……
笑崆峒、風聽塵、梅巳人……
少的,老的,五域叫得上名號的,叫不上名號的,齊齊悟了。
一境的開悟二境。
二境初入門檻者,不多時便鞏固了境界,化用為己,爐火純青。
除卻華、八,除卻苟無月。
現場修劍者,每一個都貪婪汲取著道韻霞光,醍醐灌頂,破枷連連。
“他娘的,老子眼紅了!”
“就該拚死趕去靈榆山一趟啊!”
五域各地沒到場的古劍修,腸子都悔青了。
現場並無弱者,能到那裡的,基本都是劍道王座起步,各個都還能有所突破、大突破。
那要是劍道先天、劍道宗師去了,不得當場突破一二大階段?
“當真是魚躍龍門,一步登天啊!”
“可是你們看,華聖帝、第八劍仙、無月劍仙,就這三個不動,為什麼?”
“好像一開始,也有接受到道韻霞光的滋養,但都自己切斷了,是看不上嗎?”
看不上……
這猜測未免太大膽了!
那可是劍祖恩賜,再是心比天高者,也得吐納一二,說句大不敬的,最起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
在五域眾人心底,那甚至根本沒有糟粕。
而在那三人眼中,好似道韻霞光非是精化,相反全是糟粕,所以竟一點都不去接。
“或許,他們盯上的,是全部傳承?全部!”
“彆忘了,還有祖神命格呢!”
玄妙門開,門後劍樓虛影,隨噴湧而出的萬丈道韻霞光減弱,而逐步凝實。
不多時,當靈榆山眾多古劍修依次睜開眼,有得後醒來。
那聳入雲天的玄妙門後,劍樓已凝質到半虛半實,似乎一觸即至。
“動了!”
“劍神孤樓影,動了!”
孤樓之巔,銀月高懸。
樓巔處那道黑色背影,本來形如雕塑,忽而便如是被注入了生機,微微一顫。
嗡!
是時天地一震,劍海齊鳴。
名劍二十一從八尊諳體內解出後,環於劍樓簷周,匍拜恭請,樓巔處那道黑色背影,便緩緩轉過了身來。
“劍祖!”
所有人並未感受到壓力,便開始爭先恐後,或張望、或靠近,滿心隻剩下一個念頭:
企及至高。
接下來是賜予傳承嗎?
還是甩出祖神命格呢?
那是誰先搶到,機緣便歸誰嗎?
如果是弱小者搶到,劍祖會不會賜下庇佑,保證我們不被華長燈、八尊諳殺死、搶奪呢?
一萬個人,有一萬種貪婪。
可現實並非如此,孤樓之影轉身後,無人瞧得清其樣貌、身形,隻見那孤高身影,手似呈托一經,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祂從樓巔之處,映月踏來,虛幻相生,步步生花。
“嗡!”
劍祖第一步踏出,玄妙門轟然破碎,化作煙雲,美輪美奐。
煙雲並無消逝,反而交織勾勒,似乎在造一個瑰麗夢境。
祂第二步踏出,靈榆山劇烈搖動,空間扭曲,異象降臨。
囊括整個聖神大陸!
所有人抬眼望去,周遭光景已然不複。
天地變色,有寒潮湧起,從無名之地傾瀉而來——災難。
“冷!”
隻是一瞬,所有人冷得直打哆嗦。
整個世界都像是被凍住了,眾人靈元寂滅,肉身枯朽,年輕人垂垂老矣,老年人行將就木。
似乎再過一息,所有人都將扛不住這等冰寒,都要於災變中死去。
“嗚……”
有人哀嚎著,可再也發不出聲音。
就連說話的能力,都像是在這等災變之下被剝奪了,能發出的隻有嗚嗚的哽咽聲。
天地逐漸失去顏色。
烏暗之中,卻獨獨劍祖孑然一身,成了唯一的那一束光。
祂第三步踏出,視寒潮如無物,大世災變頓緩,眾人得以喘氣。
雖還說不了話,至少目能視清,耳能聽明,恢複了之前作為“人”最基本的幾項能力。
但見劍祖掌心之上,無名經書,隨風翻頁。
不見其意象如何有動,是否作聲,天地之間,便有靡靡道音,縹緲降來:
“寒塑之紀,窮武之元,生種短壽,萬籟喑啞。祈黎夜而疏星鬥,告長虹而霽靈霄。晦月當空,狽鼠匍首得道,玉靈脫石,人主不得善終……”
寥寥數句,幾乎將眾人此刻處境,淋漓儘致詮釋而出。
但是,這講是什麼?
劍祖既出,伴生的意象,不是劍祖傳承,而是這些“道音”?
裡頭蘊含了傳承?
窺破真義,才能得到造化?
五域百思不得其解,就連參月仙城、南域風家等古劍修精英,都無從得知真義。
苟無月微微皺眉。
他的劍道早已奠基,心向至高,卻也無法從這般話中,得到些許理解。
唯一所獲,似是見證了一個不同於此世的時代?
華長燈目光有異。
他更能篤定,這些通通不是傳承,更像是劍祖述經,在述說祂所處的時代之不易?
餘光一掃,卻見八尊諳麵露訝然。
華長燈即刻心凜。
什麼?
這就得道了?
“不!”
“絕無可能!”
很快華長燈發現,劍祖述經,道音靡靡,固然迷茫了現場九成九的古劍修。
但有一小撥人,是例外的。
跟八尊諳一樣,幾乎是從耳聞第一聲開始,那幾人便麵生異狀,若有所得。
“葬劍塚!”
靈榆山周,所有人也都察覺到了,望向葬劍塚四子。
各家傳道主,更急忙將畫麵對準了顧青們,見四人彼此對視,分明一副“我知道”的激動表情。
“嘶嗚!”顧青二大聲叫喚,可脫口隻有喑啞。
“嗚嗚!”顧青三也嘶聲咆哮,甚至搖上了大師兄的胳膊,卻也隻能發出語義不明的聲音。
蘇淺淺張了張嘴,見狀識趣的閉口不言。
顧青一環眼四方,看到所有人望著自己,目露驚訝、不解、嫉妒……
他再看向口不能言的二師弟、三師弟、四師妹,本欲也不去嘗試言語……
突然,一股力量從丹田處湧起,往上一送,斬斷了哽於喉間的桎梏,將話音送了出來:
“劍經!”
顧青一脫口而出,自己都愣住了。
定定二字,卻如春雷,炸得五域眾人頭皮發麻。
所有人也試了一下,還是不能說話。
顧青一卻能說話!
憑什麼?
啊啊啊!
眾人苦思“劍經”二字。
不知所謂的,還是什麼都不知,知之所謂的,一下記起來了。
葬劍塚自有傳承,便是遠古《劍經》,聽說記載了古劍道一切真義,但外人自是無緣觀之。
“嗚嗚嗚!”
顧青二激動叫出了聲。
“嗚嗚嗚!”
顧青三也大力拍打著大師兄的肩膀。
“……”
蘇淺淺望著興奮得跟猴子般上躥下跳的二師兄、三師兄,也保持了沉默。
與他人不同,顧青們都讀過《劍經》。
在葬劍塚,《劍經》為第一經典,但有如天書,讀來頭暈目眩,得有師尊護持才行。
既是獎勵,也是懲罰。
葬劍塚規定,除了特許,葬劍塚子弟拜師後,方可通讀第一遍《劍經》。
每個人都隻有這一遍,能悟多少悟多少,因為之後,師尊已不會助力他們理解。
餘下的,隻剩做錯了事,罰抄《劍經》這一條讀經可能——這純純懲罰了。
可天書固然天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這就導致很想進步的顧青二、顧青三,時常爭相犯錯,搶奪《劍經》的罰讀權、乃至罰抄權。
罰得多了、抄得多了。
即便是天書,也能記得住。
直到如今,除卻剛入葬劍塚不久的蘇淺淺,顧青二、顧青三對《劍經》都已能倒背如流。
——理解不全歸理解不全,先記在腦子裡再說,說不定哪一天頓悟了,就直接超越大師兄和師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