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本人在養了將近一個月傷後,傷口表麵終於徹底愈合。
其餘此前江**戰負傷的將領,也大多恢複了。黃蓋已經痊愈,周泰傷勢重些,醫官診斷後認為還需要再養至少兩個月。
孫策傷愈後,重新開始堅持親自巡城、整頓防務。
這天已是六月二十二,是孫策痊愈後第一次巡城。因為剛剛才好的緣故,身體還有些虛弱,隻是巡視了一下城北和城東,就已經氣喘籲籲,微微冒虛汗。
周瑜跟著他一起巡視防務,來到東門城樓時,趁著歇息的工夫,周瑜就勸他收一收汗,喝點熱水,然後把甲胄卸了——剛剛運動完很熱的時候,是不能直接卸甲的,容易得“卸甲風”。
孫策年輕,心腦血管很強韌,原本倒也不怕中風,但受傷後特殊時期,必須注意。
“沒想到中了一箭,將養逾月,依然虛弱至此!真是急煞人也。”孫策卸了盔甲,還在拍大腿惱怒自己沒用,心中憤懣鬱結,可見一斑。
感歎了一會兒,孫策一邊擦汗,一邊似是想起了什麼令人不安的心事,壓低聲音對周瑜感慨:
“我本欲乘時而起,趁中原諸侯難解難分的千載良機,左右逢源,壯大江東。沒想到劉備卻如此歹毒,明麵上自稱奉衣帶詔,結果卻不去打曹操、反而集中兵力在南邊擴張地盤!
真是心口不一的卑鄙小人!說是奉詔討賊,結果詔讓他討的正賊他不討,專門剪除所謂的正賊的羽翼!這種摘果子專挑軟的捏的卑鄙行徑,何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對於孫策的抱怨,周瑜也無話可說,畢竟大家都是搶地盤。
孫策有此感慨,也無非是因為劉備此前多年給人留下的印象,始終是“不折不扣、嚴格奉詔”,這次突然變得有主觀能動性了、有尺度鬆緊手了,劉備的敵人就有些意外,有些鬱悶。
孫策感慨了幾句,沒有得到周瑜的回應,他發泄也發泄過了,忽然有些頹廢,話鋒一轉求教道:
“公瑾,你覺得這樣相持固守下去,我們還有幾分希望?將來如果有轉機,會是怎樣的轉機?”
周瑜聞言,內心稍稍警覺,他很怕孫策現在泄了這口氣,頹廢下去。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這種危急關頭,江東軍更加需要一個堅毅的領袖。
於是周瑜立刻絞儘腦汁,想辦法幫孫策推演,半是安慰鼓勵,半是出謀劃策:
“伯符千萬不可有懈怠之心!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雖丟失丹徒、牛渚,折兵近半,但長期死守、固守秣陵待援還是做得到的!雙方兵力相若,便是堅持一年半載又如何?肯定能堅持下去!
雖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消滅劉備了,但依我之見,我們還有三種可能的翻盤機會。首先便是等到袁曹分出勝負,隻要曹操贏了官渡之戰,我們就還有一線生機,這一點始終沒變過。
其次,就算吳會之地不能守,隻要曹操最終能撐住,我們也可以重新整頓戰船,以圖……轉進,就算無法終成大業,至少能保住家族,絕不至於到山窮水儘的地步。”
周瑜說著說著,也是不由自主有些喪氣起來。他的本意是想告訴孫策:不管打得什麼樣,孫家肯定是有生路的,不至於到完全絕境,最多隻是沒法再成大業了。
孫策雖然有野心,但他畢竟還年輕,爬得快跌得也快,讓他承受退步,他內心還是能抗壓的。
曆史上孫策臨死時,外部都沒有明顯的軍事上的敵人,也就一個荊州劉表跟他們不死不休,但孫策尚且產生過“孫家究竟能不能在江東長久站穩腳跟”的懷疑,最後跟張昭托孤時,甚至還說過“若仲謀不能守,請先生看覷孫氏一門,緩步西歸”這樣的喪氣話。
也就是希望張昭在孫權守不住江東基業的情況下,帶著孫家回淮泗之地,放棄爭霸。
這一世,孫策個人的健康情況,是比曆史同期好得多的。也多虧了他奉了曹操的詔,現在名義上也算一種大漢忠臣,統治有朝廷授權,所以內部反抗暫時小了些。試圖刺殺他的刺客也消停了,讓他遲遲沒有遇刺。
但孫家現在麵臨的外部軍事壓力,卻比曆史同期嚴峻得多,如今劉備軍的戰力和戰意,遠不是平行時空的劉表可比的。
孫策因此而頹廢喪膽、生出“放棄爭霸後該何去何從、如何保住族人性命”的想法,多琢磨琢磨退路,也再正常不過了。周瑜也得幫著孫策提前想想後路,順便也是一種寬慰。
(注:史書記載刺殺孫策的人是許貢家客,但許貢一個被殺的前郡守級文官,死後有沒有遺留那麼大的能量,還是值得存疑的。所以有相當一部分說法認為,刺殺孫策的刺客背後另有其他勢力。
本時空孫策跟曹操是一條戰壕裡的隊友了,曹操的潛在勢力不會害孫策,劉備也不是搞行刺的人,所以孫策沒有遇刺我覺得很合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