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聽了之後,果然有點動容,表示回去後會勸說孫策的。但他今天來的主要使命,還是希望諸葛瑾能拍板答應:
“我主曾言,無論伏波將軍有何建議,且請先接納部分百姓出降,以示誠意、信義,如此方能談其他。若信譽不立,空談又有何益?
若是伏波將軍擔心一下子出城百姓太多,貴軍也軍糧不足,不便安置,可先出降一兩萬人,此後每隔數日,陸續放出,如此磨合數次,便可建立雙方互信,屆時再談其餘,才不至於互相猜忌。”
話說到這個份上,諸葛瑾也不會跟張昭扯皮,他一再試探,並且觀察張昭神色,基本上已經確定,張昭自己估計都不知道更多內情。
於是他就答應了張昭所請,允許明天孫策先試探放出兩萬人的秣陵百姓。此後每兩三日一批,再談後續。
張昭便千恩萬謝走了。
張昭一走,諸葛瑾也立刻吩咐身邊從人:“速去廣陵請陳長文來此,準備安置被驅趕出城的百姓,調撥糧草,準備冬季以工代賑,防止混亂。”
隨從立刻領命而去,這就去廣陵請陳群來處理這些安置工作。
陳群跟著諸葛兄弟修運河、搞圩田、弄冬季農閒時的以工代賑,已經有三年多經驗了,算是劉備陣營內搞這類內政種田事務最熟手的人。
現在廣陵那邊一切整治、水利都走上了正軌,而江南又即將平定,把陳群調來吳會搞未來幾年的種田基建,應該是很適合的。
關羽並沒有插話乾擾諸葛瑾的部署,而是等諸葛瑾忙完這些指令分派後,才虛心追問:“方才那張昭所言,可能看出破綻?孫策到底有沒有彆的陰謀?”
諸葛瑾摸了摸胡子,斟酌著說:“說實話,從張昭那兒看不出絲毫破綻,但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孫策已經不信任張昭了,他在謀劃破局的時候,連張昭都一起騙了。
或許……是張昭等人麵臨如今絕境,產生了動搖歸降之念,所以孫策才不信任他們的吧。這事兒上我們若是與之配合,雖然對滅孫沒什麼幫助。
但對於滅孫後收用孫家遺留的人才、對於安定丹陽地方、贏得士人擁戴和民心,確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從長遠來看,並不是壞事,能配合演一下就演一下吧。孫策真要另有陰謀,我們也有辦法應對。”
關羽聽了,稍一琢磨,也把這個道理想明白了。
有些事情,哪怕對於滅孫的軍事行動沒有幫助,但隻要對戰後的統治和人心籠絡有幫助,那就也應該花點精力和資源去做。
讓孫策手下那些“棄子”看清孫策對他們的不信任,拋棄,對於這些人將來死心塌地給劉備做事,也是有好處的。
既如此,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唄。
……
次日,回到秣陵城內的張昭,就帶著孫策已經組織好的一萬多老弱病殘和婦孺,先打著白旗驅趕出城。
諸葛瑾和關羽已經嚴陣以待,做好了接收的準備。
而且為了避免擦槍走火,也是為了展示己方不以百姓為肉盾的仁義、大度,劉備軍特意選擇了退到城外十裡列陣拉網,這樣可以給百姓足夠的時間出城門、重新列隊,不用擔心被偷襲。
如果是曹操遇到這樣的情況,那肯定是選擇在城門外更近一些的地方偷偷埋伏人馬,然後等城門開了之後、直接衝上去混在百姓裡衝殺奪門、用百姓當人肉盾牌趁亂掩護自己。就像他在《演義》裡對鄴城做的那樣。
但劉備肯定不能乾這事兒,諸葛瑾要為將來江南地區的統治秩序和人心負責,寧可舍棄這種以無辜百姓為前驅、趕著百姓幫你打免費先鋒趁亂奪城的機會。
最後等人出完了、城門一關,劉備軍才拉著搜索網慢慢掩上去,把百姓分割分批接收安置。
看到人群中的老弱病殘和婦孺比例,關羽也是有些鄙夷孫策:
“哼,第一次放人出城,果然隻是為了試探我們的反應、看我們肯不肯接受,所以一個壯年男人都沒放出來,這是擺明了純甩包袱消耗我們的糧食!”
諸葛瑾卻不以為意,還安慰關羽:“沒關係,第一次嘛,麻杆打狼兩頭怕,孫策這是投石問路呢。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今天沒出事,就覺得孫策不會搞陰謀詭計。
凡事都怕九假之中忽然摻雜一真,後續每次接收,我們都要保持警惕,不能給孫策軍混在百姓中趁勢掩殺作亂的機會。對於接收到的百姓,也要嚴密篩查,人人都要搜身,確保沒有攜帶兵器。”
關羽點點頭,表示他理會得。
83中文網最新地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