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告彆揚康斯坦丁之後,很快就準備出發了,因為時間真的很緊張,因為米哈伊爾戈爾恰科夫公爵已經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開展行動的關係,帕斯科維奇那邊肯定也是饑渴難耐,不排除這貨為了獨吞功勞加快行動的可能。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李驍隻能儘快行動,隻不過對於他的離開阿列克謝是有意見的:
“安德列卡,有必要去奧地利走這一趟嗎?按照你的計劃,恐怕既會得罪奧地利人又會得罪帕斯科維奇和陛下,這麼做風險很大啊!”
確實,如果李驍的所作所為被拆穿了,那不管是尼古拉一世還是帕斯科維奇都會火冒三丈。但問題是李驍絕對這麼做值得,他的方案對俄國更加有利,對他自己也更加有利,所以為什麼要管那兩個家夥高興還是不高興?
如果凡事都要慣著那兩個家夥,那他還活不活,恐怕他掛掉了尼古拉一世才最高興。所以乾嘛讓那貨高興,就是要給他找彆扭,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整體的利益,他就是要搞死奧地利人!
“風險越大收獲越大,這麼做對我們最有利,必須削弱奧地利,這個攪屎棍子實在太討厭了!所以必須去!”
李驍很清楚如果阿列克謝知道他這一趟真正想做什麼,那這位好朋友恐怕會更加惶恐,因為他明麵上隻是告訴阿列克謝去維也納為亞曆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出謀劃策,並沒有說要同格爾蓋伊阿爾圖爾接觸,更沒有說會協助格爾蓋伊阿爾圖爾打擊奧軍和帕斯科維奇。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李驍想做的其實更多,這一趟他還打算接觸一下普魯士人,因為打擊和削弱奧地利光靠他和亞曆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兩個完全不夠,必須有國家的力量做全麵的推動,如此才能真正削弱奧地利,而不是傷其十指。
如今普魯士的日子也不好過,革命的關係讓柏林也是一片混亂,隻不過普魯士比奧地利強在了國內不是四分五裂的拚圖板,更沒有少數民族作亂以及外部勢力乾涉,而且普魯士的經濟和工業基礎也不算差,所以渡過了最初的危機之後,普魯士倒也撐得下去。
但是普魯士人的野心也遠不止這點兒,之後的曆史大家夥都知道,看準了奧地利被革命重創的機會,普魯士準備跟奧地利爭一把德意誌諸邦國的控製權。然後嘛,因為俄國的乾涉,慘遭奧地利羞辱,被迫簽訂了奧爾米茨條約,隻能當奧地利的小弟。
雖然曆史上普魯士的努力並不成功,但這也讓李驍看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普魯士已經不甘當奧地利的小弟,有意識的開始爭取德意誌的領導大權了。
其實吧,這也很好理解,因為霍亨索倫家族曆代都是野心勃勃,從偏遠的北方一隅的小伯爵漸漸成為了選帝侯,然後一步步做大成為了德意誌諸邦國中僅次於哈布斯堡家族的存在。
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腓特烈大帝就挖過奧地利的牆角,當年借口王位繼承問題在特蕾莎皇後剛剛登基成為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國王沒幾天就對奧地利宣戰,直接就強占了波西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