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恩公府和承恩公府的關係,其實略微妙。
都是名正言順的外戚,卻又排出了第一與第二。
奉恩公府自然占據優勢,而一直趨於下風的承恩公府,明麵上不敢表露太多,但暗地裡卻較著勁。
比皇家的恩寵,比兒孫們的仕途,比下一代的皇後從誰家出,比……
不隻是長輩們,就是晚輩們,也會被拉出來作對比。
比如鄭伽藍和李般若。
她們兩個年齡相仿,就連名字——
咳咳,大齊朝的開國皇後信佛,大齊朝的佛教就格外盛行。
鄭太後是這位開過皇後的孫媳婦,不知道鄭太後是真的篤信佛法,還是為了討好長輩,嫁給先帝後,就無比虔誠。
念了幾十年的佛,即便當初是假的,也能變成真的。
鄭太後也成了堅定的佛教信徒。
給娘家侄孫女取名字的時候,也都用了梵文——伽羅、伽藍。
不過,鄭太後雖然自己信佛,卻也沒有逼著旁人也信。
但,這種事兒,素來都是上行下效。
做婆婆的信佛,李皇後這個兒媳婦自然也信。
鄭太後給侄孫女用梵文取名字,李皇後索性也給娘家侄女兒取名“般若”。
可以說,李般若的名字,就是從鄭伽羅、鄭伽藍兩姊妹上麵來的。
鄭伽羅也就罷了,她比李般若、鄭伽藍大四五歲,屬於大姐姐,從小就玩不到一起。
李般若與鄭伽藍隻差了幾個月,進宮的時候,兩人即便湊不到一起,也會被人放在一起對比。
鄭伽藍鵝蛋臉、五官立體,屬於明豔大方的美。
李般若瓜子臉,五官精致,像極了小巧的瓷娃娃。
各有各的美,隻是在世人眼中,鄭伽藍更大氣,更顯富貴。
比較符合大齊朝主流的審美。
且,李皇後自己都要“禮讓”鄭家,更何況是李家人?
李般若在鄭伽藍麵前,就總矮那麼兩三分。
待到兩個女孩兒漸漸長大,開始想看婚事,這種“對比”又出現了。
鄭伽藍作為嫡次女,倒沒有必須聯姻皇家的責任。
她可以自由選擇夫君。
李般若卻不行,她的婚事,早在幾年前就由李皇後敲定。
李般若:……居然又輸給鄭伽藍了!
尤其是鄭伽藍選中了她也喜歡的英俊探花郎,簡直就是新仇加舊恨啊。
鄭、韓兩家從傳出定親到正式婚事,兩三個月的時間裡,李般若就把自己的房間砸了好幾遍!
她氣啊,她恨啊,她幾乎日夜詛咒這對新人早日鬨掰。
沒想到——
詛咒居然成真了!
鄭伽藍嫁給韓仲禮還不到一個月,兩人就和離了!
“這一定是上天的意思!”
“母親,如果他們沒有和離,我大概會認命。”
“嫁給表弟,成為魏王妃,應該就是我的命數!”
“可現在,他們和離了!這一定是上天聽到了我的心願,這才——”
“母親!求求你了!就讓我嫁給韓仲禮吧。”
“魏王?我隻是把他當成弟弟啊,我見到他,就能想到小時候他光著屁股的樣子。”
太熟了,根本就無法做夫妻!
李般若先是跟母親苦苦哀求,接著就絕食。
李般若的母親,就是承恩公夫人。
她嫁給承恩公後,生了四子一女。
唯一的、也是最小的女兒,就是李般若。
對於這個孩子,承恩公夫人最是寵愛,也想要給她最好的一切。
嫁給表弟皇子,當個一品親王妃,隻要不作妖,就能有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若是趙王再給力些,坐上了那個位子,作為他的同母弟弟,兩三輩子的富貴都沒有問題。
女兒嫁了魏王,自己富貴,兒孫們也能富貴啊。
這麼好的夫婿,自己女兒不嫁,難道要便宜府上的那些庶女?
“庶女怎麼了?她們也是李家的姑娘,也是魏王的表姐妹呢!”
嫡女庶女什麼的,也就是正室夫人比較在意。
像承恩公、李皇後等李家人看來,嫡出庶出都沒有太大的區彆,那都是他們的至親骨肉!
頂多就是不夠體麵。
堂堂皇子娶個庶女……但,這也不是不能補救的。
“若是姑母不滿意,母親可以將選中的那個庶女記入你的名下。”
李般若直接給親娘出主意,“母親,興許您還能借此讓後院的姨娘、庶女們都爭相討好您呢!”
承恩公夫人若是能夠掌握庶女的前程富貴,那些姨娘、庶女們肯定會拚了命的討好。
受寵又如何?
說到底,這國公府的後院,還是當家主母說了算。
承恩公夫人:……居然有些道理!
那些老妖精、小妖精們,確實該好好敲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