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一旦李易開始角逐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最後一塊拚圖柏林國際電影節,那麼,到時候,絕對會引發全球關注。
那麼對於李易的電影絕對也會是吹毛求疵。
因為有太多的人絕對不會喜歡看到這樣的一個真正的大滿貫的人出現。
所以,擔任評委會主席的人,必然會承受巨大的壓力。
何淑華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話,如果李易壓角逐金熊獎,同樣的她也會麵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但是,因為電影節的潛規則,所以,壓力同時也會是動力。
畢竟有多少反對,就同樣的會有多少人支持,更何況還是同胞。
當然這都得有個前提,打鐵還需自身硬啊。
李易想要拿獎,必須拿出一部高水平高質量,同時還要符合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題偏向的電影來。
柏林電影節是什麼主題偏向?
必然是正治相關的主題啊。
可是對於李易來說卻是一個頭兩個大,主要是一時半會真的沒啥靈感可言。
“你啊,沒靈感可以找何女士見麵談一談嘛,她是這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其他的評委名單還沒有公布,但是她肯定是知道的......”趙光明笑著提了個建議。
李易點了點頭,相比起奧斯卡金像獎評委眾多,公關起來要更難更具有不確定性來,歐洲三大電影節主要能決定獎項歸屬的評委的人數就要少太多了。
通常柏林國際電影節和其他兩個歐洲電影節都類似,主競賽單元一般的評委人數都不會超過十個。..
當然,不要以為人數少就更好公關了,其實還真的不好說。
因為相比起奧斯卡來,歐洲三大電影節的這些評委會成員,特彆是主競賽單元的評委會成員,基本上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影人。
他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偏好,有自己的人要照顧。
評委會主席的權力的確很大,可是不代表可以一言而決。
特彆是何淑華可不是像貝爾托·曼寧那樣德高望重,所以,她或許有很大的影響獎項歸屬的權力,但是卻也必須獲得多數派的支持才行。
本來歐洲三大電影節的獎項,可以說很難爭出個高低來。
甚至因為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獨特的喜好,往往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當中影響力還在第二第三。
但是對於李易而言,如今的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分量卻是比奧斯卡還要重。
畢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嘛。
和趙光明告彆之後,李易也有些傷腦筋,不得不說,這一次的確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可是問題也在這裡了。
李易索性不想了。
先把《天堂回信》這部片子拍出來再說。
《天堂回信》這部電影,隻是一部小劇情片,對於李易而言,難度不大。
李易直接開始籌備這部電影。
演員方麵,主要角色,爺爺的戲直接找了老戲骨徐丁老爺子。
徐丁當初也和李易合作過,不過並不是那麼的愉快,可以說大多和李易合作過的演員都普遍是相當愉快的,除了當初《苦樂人生》的那一批演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