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敘事的歌曲,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把故事唱出來的歌曲,隻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唱的是父親,以及父親的一輩子。
可以看的出來,這首歌前麵一九八四年開始的那一段,其實就是父親寫的日記裡的內容。
從第一節開始,交代了這個故事裡麵的家庭背景,和故事發生的時間節點,一九八四年夏天!
這個時間節點,相信對於很多七零後八零後會有更多的共鳴。
因為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明白,一九八四年,還在改開初期,那個年月就算城裡的職工家庭,一個人的月工資也就三五十塊錢。
更何況,一個莊稼還沒收割完的農村家庭,經濟狀況拮據幾乎必然。
或者說在那個年月,這種情況其實在農村家庭是普遍存在的,當時的文化生活還很貧瘠,電影院很少,電視機更是奢侈品,那麼露天電影就可以說是難得的重大的娛樂項目了。
相信七零後八零後在小時候,都曾經有過看露天電影的記憶,值得一提的是,看露天電影必須早早去占位置,否則,就得到屏幕的反麵看”鏡像“的電影了。可是,忙碌一天的父親卻不得空閒,家裡還有活!
什麼活?修縫紉機的踏板。那個年月縫紉機、收音機、自行車、手表,是當時結婚的四大件,又稱作三轉一響。為什麼自己修,一是因為那是服務業不發達,而是因為自己乾省錢。電影不看了,就鼓搗一下縫紉機的踏板吧。
所以,這第一小段,就充滿了生活氣息,男耕女織的傳統的華國農村家庭,細碎的瑣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許就已經是占據了生活的全部。
腦海中依稀能有一個畫麵,父親抱著哄睡的女兒,坐在那,母親在一旁做著針線活,和父親嘮嗑著,縫紉機的踏板壞了,有時間修一修。
歌詞裡麵提到的孩子哭著要吃餅乾,很多沒有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餅乾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奢侈品”,當時餅乾的價格是多少呢,在筆者的印象裡是7分錢一兩,有十二三個。
可是對於隻能在土裡刨活的農村家庭來說,彆說七分錢,一分錢也難到英雄漢呐!
於是拉下臉皮,決定再借點錢。一個“再”說明了借錢不是偶然事件,是個經常性行為。
都說女孩要富養,可是當爹的多麼無奈、自責,蹲在池塘邊,痛往心裡鑽,給自己兩拳。恨自己無能,連給孩子買一點小小零食都沒有錢。
父親想滿足孩子的一點小願望卻又無能為力的窘迫,在生計壓力下的深沉的父愛,就這麼娓娓道出來,扯動人心中一根柔軟的弦,忍不住心疼起那個時候的父母。
父親在瑣碎的生活中漸漸老去,一轉眼就過了十年,一九九四年,改開已經過了幾年,但是父親還在這片土地上收割莊稼,沒有進城打工,沒有改變生活。
父親的老母親,去世了。
透過鏡頭當中滿是淚痕的紙頁,那是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兒子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