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各種各樣的過度的解讀,其實影響不到普通的觀眾。
好吧,換個說法,其實大多數觀眾隻會聽到:“哦,最近有一部《隱入塵煙》挺火的。”
是的,他們不會在於什麼現在國內的社會文化,都變成了中產階層文化之類的。
這些話題營造出來的熱度,更多的是讓這部電影看起來“火”了。
但是這也就足夠了。
而更多的影評人,更多的媒體人,著重點評的還是關於電影本身。
比如細節。
劉飛,作為一個富二代影評人,他根本不了解農村。
農村的苦難之類的對於他而言,其實很陌生。
“我劉飛,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從小就沒吃過什麼苦,所以,你要說讓我從這個方麵去點評,去挖掘這些東西,明顯的是在為難我劉飛。
所以,我隻從電影本身來解讀這部影片。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展現出來的很多東西,都隱藏在細節裡麵。
我們不談其他,隻談電影本身。
首先,第一個細節,驢!
馬有鐵就是驢!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我們來看看電影展現出來的細節。
相信所有看過電影的人都不難記得,全片第一個鏡頭,是一扇土坯房窗口,女人在畫外不停呼喚老四。觀眾等待老四從窗口現身的時候,一隻驢從窗口探出頭來,朝聲音來源望去,隨後真正的老四才從窗口出場,這是第一個暗示——老四就是那隻驢。
隨後,我們很快得知老四就是男主,他的名字叫做馬有鐵。這幾乎是個明示,馬被釘了鐵掌,是被馴服的象征,是成為驢的開始,自由的野馬是不會“有鐵”的。另外,片中這隻驢的頸上戴著一個大大的鐵鈴鐺,很顯眼,一直在叮咚作響,也是馬有鐵這個名字的呼應。
是不是很有意思?有鐵,有鐵,馬有鐵,哈哈,很佩服李易導演的這個直接展現出來的名字隱藏的東西,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那麼我們再往後看,進入第一場重頭戲,相親。飯局中途有鐵的哥哥突然出門去打罵那隻驢,罵它吃的多,問它還要吃多少才夠?而這個時候馬有鐵也正在吃飯。這裡也暗示了有鐵和哥哥的關係,他在這個家裡一直當牛做馬,他就是那頭驢。
指桑罵槐,這個狗導演也是運用的爐火純青,明明是很生活化的一個劇情,可是卻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啊。
同樣還是這場戲,馬有鐵被叫來吃飯的時候,端了一碗稀飯,還拿了一個饅頭。哥哥說他,這桌上都是菜,你怎麼又拿飯又拿饅頭?我想這個細節有兩層涵義,第一層是馬有鐵在這個家裡一直被虧待著,他習慣了隻吃主食;第二層是主食是穀物,驢也基本隻吃穀物。
哪怕隻是這些,這都是一部堪稱細節爆炸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