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開始在一些地區開始有限場次點映。
不過口碑卻開始發酵了。
雖然說這不是一部商業大片,但是卻同樣的有兩大老戲骨共同主演,所以還是吸引不少人去觀影的。
評論上,幾乎是一片好評。
“在電影最後卡特的念白聲中,科爾來到女兒家,俯身親吻美麗的孫女,隨後劃去“親吻世上最美的女孩”,我就開始哭,一直哭到電影結束,太溫暖了,這個故事仿佛離我很遠啊,我還很年輕,可我為什麼會被感動成這樣子。”
“笑了三分之二,最後開始落淚。你親吻了世界上最美的女孩,你們的故事成為彆人見過的最美的傳奇。”
“漸入佳境,直擊心靈。老卡特的問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過歡樂?那你這一生,有沒有給彆人帶去快樂?”愛德華的經驗:“想尿彆謙讓,硬了就快上,屁要小心放!”兩個可愛的老頭!”
“同樣的是老家夥,看完電影之後,忍不住回去拿出紙筆來,想要學著寫下遺願清單,可是突然發現,我踏馬沒有錢!”
“那一刻,他閉上了雙眼,卻敞開了心靈。”
“過早意識到人生的邊際,不知是福是禍。人都在承受自己無知的貪婪帶來的後果,或是揮霍光陰,或是自怨自艾。很適合在飛機上看的一部片子,心情和飛機的顛簸一起,跟隨愛德華的腳步,走遍世界。觀看和踐行融合一處,讓人舒服也讓人流淚。”
“或許人隻有在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世時,才開始真正地生活!”
“劇情很童話,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有錢人。兩大影帝的飆戲相當的過癮,故事美好,令人感動,對多數人而言,可能也不想等到快死的時候再去想我這輩子還有什麼事沒做,但往往是生活所迫,在殘酷的現實麵前理想多麼渺小。當然,電影隻是電影,童話隻是童話,明天還要上班,真該死!”
““愛德華帶卡特體驗了生命的寬度,卡特帶愛德華體驗了生命的深度。”
很美好的一部電影。我從來不覺得死多麼可怕,在我的觀念裡,死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甚至熱愛死亡,因為我熱愛生命,我並不認為這衝突。
如果我的生命有意義,那麼死亡將是一個完美的句號。與其苦苦治療等死,倒還不如享受最後的生命,然後平淡迎接死亡。最後葬在雪山上那一幕真好啊。都是自己喜歡的咖啡罐罐,兩個罐罐放在一起。我甚至都能想象到,他們身後,在咖啡罐罐中每天早起拌嘴,中午拌嘴,晚上看美景~這助理是真能乾啊,他是真的理解這兩個老頭子。最後甚至還把他倆的骨灰都放雪山上了,誇一波助理。生命真好啊。希望我可以像他們,有所成就,活得燦爛,最後平穩的給我自己的生命劃傷句號迎接終點。”
“我不希望自己快死的時候遇到一個有錢人帶我使勁兒玩兒,我希望這個有錢人現在來……”
而影評人們也精心炮製著他們的影評。
好萊塢曾經的
“人活著常常夾雜許多遺憾,人活著也有許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但如果生命進行到了最後的關頭,你還有什麼遺憾,還有什麼事情需要迫切的去做?是否需要一個清單呢?我們叫這個清單,遺願清單。
在電影院內和一群老家夥們在看完影片之後,我們甚至都已經計劃好了,回去就寫一張清單,當然,我們不能像電影裡麵那般奢侈,畢竟,我們不是愛德華!
回到電影本身!
兩個老頭,陰差陽錯住進了同一家醫院的同一間病房。
一個是富翁,一個是汽車工。他們是如此的不同,富翁有錢,汽車工沒有;汽車工有親人,而富翁沒有。
但相同的地方是,他們在同一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他們同樣沒有多長時間的活頭了。
汽車工給自己列一個遺願清單,儘管那都是些虛無飄渺的比喻,比如幫助一個陌生人,看到無與倫比美麗的風景等等,但是富翁卻發覺這是一個好主意,於是他們結伴出發,去做清單上那些沒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們跳了傘,賽了車,去了世界各地,回來的時候一個變得更像個丈夫,一個變得更像個父親。幸運的是,清單在他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完成了,所以生命完滿的結束了。
兩個老頭,兩種風格,但是配合起來很和諧。愛德華是個頑童模樣,突然歇斯底裡,臉上永遠壞壞的表情。卡特還是那個深刻形象,滿腹經綸,冷靜沉著,充滿智慧。兩個人飆戲的結果,誰也沒有戰勝誰,因為這樣的角色對他們來說似乎過於駕輕就熟了,很簡單,很本色,所以很出彩。
不過,影片不隻是兩個影帝拉票房那麼簡單,它一直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雖然它並沒有明說。兩個老頭在完成清單的過程中,談論了很多,這些談話都不經意之間觸及了生命的意義。
首先,關於信仰。卡特是個有信仰的人,他很虔誠,他和95%的人有一樣的信仰,但是富翁愛德華不,他說,如果我對著天空祈禱上帝還是不會帶走我的疾病,所以他不相信超自然力量,所以他沒有信仰。因為有信仰,所以汽車工始終忠於他的妻子他的家庭,因為不相信什麼羈絆,富翁才白手起家獲得如今的財富。
當然,影片並沒有告訴人們活著是否需要信仰,而似乎在說人應該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有信仰的人相信信仰,沒信仰的人相信彆人的信仰是bullhi,那無論如何,他們都能有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但是影片同樣提出了兩個問題,傳說當靈魂見到上帝,他老人家會問兩個問題,你在生命中得到過快樂嗎?你可曾在你的生命裡把快樂帶給過彆人?似乎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你在生命中得到快樂,這當然包括很多,快樂也是指你所認為的快樂,還在於讓彆人快樂,這也是為什麼遺願清單的
影片之前迪恩影業製作了一個紀錄片,通過問卷調查,1000人裡麵有96%的人不願意知道自己的死期,雖然每個人對於死亡的態度不儘相同,但恐懼卻多少都相似的吧。往往,死卻反映著生的意義。我們的一生難免經曆許多死亡,親人的或是其他什麼,通過我們經曆的這些死亡我們看到的是生的可貴和生的價值。
我們看到一個人是怎樣的狀態去死的就知道應該用怎樣的狀態去生。影片就是把兩個老頭的死和他們怎麼去死呈現在我們麵前,而你看了之後需要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去生。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時間,我們不能也不應該當自己麵對死亡的時候才領悟生命的意義,才發現自己許多都沒有做而且還做錯了許多,那樣就晚了,那樣就虧了。
當然,不可能指望一部電影或一件事情能呈現生命真正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很恢宏,需要用心去悟,而且還不一定能悟到。但是無論如何,給自己快樂,給彆人快樂,然後就可以驕傲的告訴上帝了。
最後我們不禁想問如果,生命隻剩最後100天,麵對這樣的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列個在死前能實現清單,你想去做什麼事?陪伴什麼人?實現怎樣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