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純樸的百姓視角,雖然過著拮據的生活卻並沒有消沉,而是想儘辦法讓日子變好。人可以貧窮,可以忍受痛苦,但不能向他們屈服。”
“貧困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也會著天堂一樣的幸福。”
“電影很簡單,但是好就好在,它夠單純,單純的故事,單純的人物,但也許就是這份單純才打動了如今變得不單純的觀眾,但如今不單純的觀眾依然單純的喜歡單純的美好,所以我們喜歡這份小鞋子帶給我們的單純與美好。
喜歡哥哥拚命跑賽為了給妹妹得一雙鞋,喜歡生病的母親還不忘讓疲憊的父親喝上一杯茶,喜歡富人爺爺給認真工作的父親不菲的工資,喜歡妹妹把心愛的鞋讓給另一個小女孩,喜歡一個貧窮的小女孩撿到漂亮的筆卻物歸原主,喜歡得到工資全部花費給家人卻忘記給自己買摩托車的父親。
喜歡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世界仍然是美好的。”
這些評論都說來自第一批觀影者!
當然了,因為人數畢竟比較少,所以,一直到電影在國內進行了首場專場點映之後,評論才漸漸增加。
事實上,李易的電影,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真正的是不需要去區分是什麼語種,什麼地方。
而有意思的是,《小鞋子》在國內的反響非常的不錯,很多人根本沒有那種隔離感。
“《小鞋子》儘管是一部以伊朗社會為背景的電影,但是內核卻是世界大同的。
看過許多描寫貧窮的電影,沒有一部像這樣的敘事故事平緩。其實這類的故事放在現在已是爛大街的劇本了,但電影裡運用小孩的視角代入貧窮世界是鮮少的。
對於理想化,孩子仿佛比大人要更加強烈。
與富對比的話,底層階級已是一個渺小的存在,小孩的身體會比渺小更加渺小。
電影中的構圖就是如此,導演在展現伊朗底層環境的同時,運用破爛牆壁的線條將阿裡和妹妹擠壓進去。
兩個孩子不斷地出現在這種擠壓封閉構圖中,不僅展現了貧窮的環境,同樣展現孩子的弱小。而到了富人區的時候,導演更喜歡用比窮人區更大的全景展現富人區的寬閣。
與富的對比不僅在“大”上麵運用巧妙,在顏色上也有表達。在主人公生活的環境,除了其他孩子上鞋子上的顏色,我們基本看不到其它鮮豔的顏色。
而在富人區不同,富人區從顏色上看就比窮人區光鮮很多。尤其是綠色用到最多。在窮人區,連一處植物都看不到。在富人區,綠色的植物都可以將主人公包圍起來。在充滿綠色的富人區中,生命力顯得更加活躍。影片是很直觀地把這種對比給觀眾,一種視覺信息就傳到觀眾的腦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