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太後出來,鄭央跪在一旁低頭避讓。
太後離開後,他才被請進殿內。
他朝書桌前凝神寫字的皇帝跪下。
皇帝笑了一聲:“你來了。”
“昨日汝城來給朕請安,卻兩句話不忘讓朕給你封官職,朕今日才匆匆召你進宮。”
汝城是三皇子的字,看來三皇子替他求封了。
“微臣如今已是三皇子的副將,無需再多官職。”鄭央低頭說道。
皇帝一頓:“副將,說小不小,說大卻也不大,你在戰場上當副將,是能對手下士兵發號施令,可回到了京城,你的權力等同於無。”
“難道你願意就這樣謀著虛職、虛度一輩子?”
鄭央目視前方,聲音鏗鏘有力道:“微臣不願虛度一生,但願守護我大燕朝的疆土在微臣的有生之年,太平安樂。”
皇帝讚賞地拍起手來:“朕已經許久沒有見過你這樣為國著想的武將了。”
“若是邊疆有你這樣英勇的武將,想必去年的戰事根本不會起。”
鄭央聽出了一絲暗示,他沒有遲疑地說:“微臣願意守衛邊疆。”
他回答得太快,連皇帝都愣了愣。
皇帝確實是想嚇唬鄭央一下,暗示要讓他戍守邊疆,邊疆不同於京城,哪怕在京城做個虛職也比去北邊受苦強得多。
是個聰明的都不會選去北邊,哪怕做做樣子說願意去,也要忍不住遲疑一下。
可鄭央卻毫不猶豫。
似乎……他本來就是這樣想的一樣。
皇帝沉默片刻,又問:“你當真如此作想?”
鄭央再次毫不猶豫地回答:“微臣從上了戰場那一刻就這樣想。”
皇帝卻說:“那上戰場之前呢?”
他頓了頓,到底還是說出了自己的調查:“朕派人查過,你是突然出現在北邊的,又救下了三皇子。”
“於君臣,朕願意看見三皇子身邊有你這般忠義善戰之人。可是於父子,朕不願意讓老三被蒙蔽。”
“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鄭央緩緩低頭:“微臣明白,微臣願意性命擔保,微臣對三皇子忠誠不二,此生沒人能策反微臣。”
鄭央沒讀過幾年書,大多道理都是從鄭鴛兒那知道的,所以他說話直白,倒是皇帝很少聽到的。
皇帝哈哈大笑。
“好一個沒人能策反你。”
“三皇子昨日來跟朕說的時候,也是這副情真意切。”
“當時朕用太子之位,讓他除了你這個來曆不明的奴才,可他居然寧願不當太子,也不做手刃恩人的事情。”
“君臣之間能有此情誼,實屬難得。”皇帝感歎道。
他也有過這般的君臣之情,倘若當年不是孟氏扶持,他絕對當不上皇帝。
可他當了皇帝後,孟氏卻無聲地退出了京城這個權利爭鋒的地方。
皇帝虧欠孟氏太多,孟氏卻毫無怨言。
如今皇帝需要孟氏了,孟氏又再一次義無反顧地回到了京城。
三皇子和鄭央之間,亦是如此。
這令皇帝有些動容。
“罷了,人人都有過去,你是老三的部下,不跟朕說也好,畢竟日後朕的心意也可能會變。若是什麼都知道,反而對老三不利。”
鄭央凝神聽著皇帝的每句話。
皇帝不會說廢話,如今皇帝的意思明顯是偏向於三皇子的。
但皇帝也不確定自己會一直偏向三皇子,如果日後改變心意,皇帝希望三皇子身邊能有鄭央這般隻忠誠於三皇子的部下。
鄭央心中明了,點頭應道:“微臣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