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看著副駕駛位置上呲著大白牙,沒心沒肺嘿嘿傻笑的自家指揮員,政委趙剛和副旅長邢誌國皆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有一說一,作為八路軍乃至是全民國的傘兵先驅,老李不僅學習悟性、指揮作戰能力出眾,渾身上下更是散發著一種萬中無一的人格魅力。
隻可惜,人無完人。
在擁有諸多優點的同時,他的缺點同樣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平日裡衝勁和乾勁太過於充沛。
如果身邊沒人配合任其發揮,最終還真有一定幾率發生意外。
回想起剛剛發生的一幕幕,趙剛情不自禁地歎了一口氣,緊接著便用充滿關懷且嚴肅地語氣說道:
“多麵手?全能人才?都到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你李雲龍還有心情開玩笑,真就不考慮萬一降雨失敗怎麼辦?”
“人定勝天這個出發點是積極的,可也不應該當著上百號老百姓的麵立軍令狀啊!”
“一會到了指揮所,你趕緊用大功率電台聯係邊區和太原總部,讓同誌們提前把降雨所需的工具設備準備好。”
敏銳地察覺到搭檔的關心和焦急後,李雲龍立馬收回笑容。
既然他敢以軍令狀的形式穩定民心,並且還限定了人工降雨的具體時間段,那自然是有著充足的底氣。
“老趙,你彆擔心。我可是空降部隊的指揮員,怎麼可能打沒有萬全準備的仗呢?”
“更何況你就算對我沒信心,也得相信老黃吧。人工降雨的相關事宜,還是他在空閒之餘科普給我的知識,你就瞧好吧!”
從古至今,中國人一向很重視耕地資源和農業生產。
為了調節旱澇、控製降水時間,降低各種災害的破壞力,邊區的光華農場早在1941年便聯合武器實驗研究局,研發了人工降雨的相關工具。
所謂的人工降雨,其實說白了就是采用人工乾預的方式,對空中可能下雨或者正在下雨的雲層,施加影響以達到增加降水量的手段。
以八路軍當前的科研水平來說,無論是用在冷雲身上的製冷劑和人工冰核,還是作用於暖雲的吸濕劑,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批量生產。
畢竟上述的東西技術含量不算高,哪怕是黃河尚未回國的1939年之前,邊區的手工大佬們也能搓出來。
隻不過當時的部隊缺乏高炮、戰機和火箭彈等一係列有效投放手段,無法將催化劑在合適的時間段,按需輸送至具體方位。
似乎是看出了自家政委依舊不放心,李雲龍胸有成竹地再次補充道:
“按照往年的經驗,豫省的汛期從五月中旬開始,直至九月末尾才緩緩結束。我之所以選擇六月,是因為那段時間本就是降雨的易發期,天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積雨雲。”
“屆時,先安排一個高炮營在萬仙山開火。萬一效果不佳,再拉空軍的同誌們來幫忙。後續的話,咱們可以邊打邊總結經驗,哪有雨雲就從哪薅。”
“嘖嘖,六月初一灑一丟,白麵饅頭撐死狗。配合上新軍區的種種措施,說不定大災年都能變成小災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