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去世的消息傳開後,曹操也派人前往鄴城吊唁。但曹操派人吊唁是假,繼續留在城中搞風搞雨才是真。而朝歌的沮授得到消息後,也不得不返回鄴城。
同時,幽州的高乾、烏桓的蹋頓也收到到消息,來到了鄴城。袁尚看到他們後,更是一番哭訴,將袁譚形容成十惡不赦的逆子叛臣。
高乾和蹋頓聽後也都氣憤不已,紛紛答應袁尚,等安葬了袁紹後,就召集兵馬前來相助,共同征討魏郡的袁譚。
袁譚也知道袁尚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所以等他回到魏郡後,四處遊說官員、豪族世家加入自己麾下。同時大肆征募士卒,準備迎接袁尚的征討。
一個月後,袁尚將袁紹安葬以後,便開始迫不及待的繼任趙王之位,同時召集兵馬,準備征討袁譚。而一眾官員之中,隻有沮授苦苦阻攔,其他人全都默不作聲。
“大王,如今老主公新喪,曹魏大軍在黃河一線虎視眈眈,隨時有進攻我方的可能。您若在這個時候率軍討伐袁譚,隻會讓天下人看了笑話,親者痛而仇者快。”
“沮公,本王敬重你,這才對你的話既往不咎。要知道攘外必先安內,袁譚不忠不孝,大逆不道,若是不將此獠滅殺,才會讓天下人嗤笑。”
初登王位的袁尚正是雄心萬丈的時刻,他一直心心念念滅殺袁譚,沮授此時勸他收手,哪會有好臉色給他。
“大王,您與袁譚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啊!兄弟反目,手足相殘,老主公泉下又豈能安息。”
麵對一意孤行的袁尚,沮授苦苦哀求道。
“嗬,袁譚如此狂悖,那你說,我該如何處置他?”
袁尚也是被氣笑了,沒好氣的問向沮授。
“大王,您應該以懷柔之策對待袁譚,既能不動乾戈,又能平息事態。要知道曹操和劉睿,巴不得我們大趙內亂呢?”
沮授此言沒有半點私心,一心為公,全是為了大趙考慮。
“沮公,你莫不是在和我開玩笑?不征伐袁譚也就罷了,還要對他懷柔?真當我這趙王是擺設?”
雖然沮授是一心為公,但袁尚剛剛繼位,急需政績來提高自己的威望。而袁譚是最好的對象,隻要成功將他討伐,不止可以讓大趙群臣服氣,還能像魏國和楚國,彰顯肌肉,可謂一舉兩得。
“大王,如今天下隻餘三家諸侯,而我大趙是三家中最弱的那一個。因此我軍的當務之急不是大舉征伐,而是應該大力發展內政,鼓勵人口生育,興修水利,開墾良田等政策。
隻有自身強大,才能在這殘酷的環境下生存。我大趙的根基在冀州,這裡人口眾多,資源豐富,隻要耐心發展幾年,未必不能再現昔日榮光。”
沮授苦口婆心的勸道。
可是袁尚此刻隻想彰顯自己的勇武,根本聽不進沮授的忠良之言。
“沮公,既然大王已經決意征討逆賊袁譚,你身為臣屬隻需好生聽令便是。難道說,你與袁譚之間,還有什麼齷齪不成?”
這時的辛評因為擁立袁尚有功,已經是尚書令。大權在握的他,看到沮授公開和袁尚唱反調,於是出言斥責。
“辛仲治,你好歹也是智謀之士,為將者不可怒而興兵,更何況是大王。你身為臣屬,不出言勸諫也就罷了,竟然還汙蔑同僚。如此小人,你到底是何居心?”
沮授一心為公,卻被辛評汙蔑,怒不可遏之下,破口大罵。
“好你個沮公與,我現在可是你的上官,單憑你藐視上官這一條,我就可以將你送入天牢。”
曾經袁紹在世時很是器重沮授,幾乎是對他言聽計從。所以除了田豐,其他幾位謀士都對沮授懷有些許敵意,辛評亦是如此。
“好了,兩位大人,你們都是大趙的肱股之臣,意見不同咱們可以好生商量,千萬不能傷了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