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榷說道:“司空之言乃迂腐之論也。上郡之地自高祖承接天命之時,就一直是我們大漢不可分割的領土。當年南匈奴向大漢投降後,我們大漢為了安撫人心,將上郡與西河郡劃歸南匈奴居住,自那時起,南匈奴每年都會上貢給朝廷。
但是多年過去,南匈奴不但被西鮮卑趕出了根據地,對方還隱隱有入侵中原之意,顯然已經是我大漢的心腹大患,當及早除之。既算是為當年的南匈奴討回公道,也是為我大漢重新奪回故土。”
郭汜也說道:“涼州刺史馬騰為我大漢從羌人手中奪回隴西郡,難道我們中央的軍隊反而不如地方嗎?”
“董公無慮,我們未入京之時,也是長期在邊境和敵軍拚殺,有把握將西鮮卑趕出上郡。”樊稠奮勇的上前說道。
司徒黃琬勸說道:“大軍一動,錢糧消耗巨大,攻占富裕之地也就罷了,消耗如此國力卻隻是攻占一個貧瘠之地,得不償失!”
董卓見到雙方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看向自己最信賴的李儒問道:“文優怎麼看?”
李儒知道並州軍在擊敗關東聯軍後揚眉吐氣,令關西軍和涼州軍很是嫉妒和鬱悶。
雖然他自己也讚成司空楊彪和司徒黃琬的意見,但是卻不得不平衡董卓自己內部的軍隊。
比起並州軍來說,關西軍和涼州軍才是董卓最心腹的軍隊。
並州軍的大將,諸如呂布、張遼、高順等都是董卓入京後新投降不久的,哪怕是如日中天的白起也是去年加入董卓軍的。
而關西軍自不必細說,乃是董卓從家鄉開始招募的士卒,算是最老的一批。
而涼州軍是之後董卓參與涼州平亂時,歸降和招募的士卒,最少也跟隨董公五年以上了。
李儒沉吟片刻說道:“我認為雙方都有些道理,不妨大家各退一步,先讓軍隊前去上郡平亂,如果戰事順利也就罷了,不順的話,就儘早退回,切勿和敵人打消耗戰,這樣也就避免更大的軍費消耗了。”
“文優之言最善。”董卓聽完李儒的分析後,大喜道。
…………
初平元年(公元0年)三月十八。
董卓命李榷郭汜統領三萬大軍進攻上郡的高奴縣,張濟樊稠統領三萬大軍進攻定陽縣。
張濟樊稠的大軍異常順利,在定陽縣大破西鮮卑族軍隊,成功占領定陽縣。
而李榷郭汜那一路原本還比較順利,在高奴縣外擊敗敵軍後,順利進入高奴縣,卻中了埋伏,在兩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帶領下,被鮮卑人打得大敗,郭汜也在此戰中戰死。
而這兩名在此戰之中大放異彩的青年也漸漸得到西鮮卑族的認可,慢慢站穩了腳跟。
後在李榷敗軍的打聽中,也得知了兩人的名字,拓跋燾、拓跋珪。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