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劉玄德?二哥口中那位治下深受百姓愛戴的劉太守?”諸葛均好奇的問道。
“現在可要稱呼劉刺史了,聽聞最近劉玄德攻下雁門郡,驅逐了盤根在此幾十年的烏桓人,有大功於大漢,朝廷已經冊封劉玄德為並州刺史,使者應該在前往雁門郡的路上了。”諸葛亮笑道。
“原來如此,我二人出發之時,並沒有遇到朝廷的使者。不過,還沒請教兩位小兄弟高姓大名?”張良問道。
“在下琅琊諸葛亮,表字孔明,這位是舍弟諸葛均。”諸葛亮言簡意賅的介紹道。
“不知東安縣縣長諸葛玄和兩位如何稱呼?”張良淡然的笑道。
“正是我二人的叔父。”諸葛亮點頭稱是。
“不知孔明為何認為孔北海一定會向陶州牧求援?”張良繼續追問道。
“從南逃到琅琊郡的百姓口中得知,孔文舉組織義兵一敗再敗,說明其並不擅長軍事,如今已經到了非常危機的時候。
自己能力不足以平定匪患,就隻能借助外力。北海國東邊東萊郡,人煙稀少,兵力不足,自保尚且困難,完全無力救援。
西邊泰山郡群盜環伺,沒有進入北海國分一杯羹就算謝天謝地,那還能指望他們救援。
西北的樂安郡的情況不比北海國好到哪裡去,算來算去,也隻有南方的徐州有能力救援北海國。”諸葛亮井井有條的說道。
“哈哈,孔明之前不但對吳起的變法,分析得恰到好處,現在對北海國的時局仍然洞若觀火,他日必成大器。
如今劉玄德鎮守大漢的北方,求賢若渴,急需人才。孔明將來如果在徐州不如意,可來北疆,我張子房必然掃榻相迎。”張良大笑說道。
“我家二哥一直以來都很厲害的。”諸葛均見對方稱讚自家二哥,比自己得到稱讚都高興。
“張良張子房?”諸葛亮目瞪口呆的說道。
“沒錯,我與先祖同名,我先祖正是高祖親封的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張良。今日能有幸認識諸葛孔明以及這位小兄弟諸葛均,遠赴下邳一趟已經不虛此行,我們還有要事在身,就不打擾你們了。
諸葛孔明請記住我的話,如果在徐州不如意,可來北疆,劉玄德麾下一直缺少一位如蕭何蕭相國那樣的治國大才。”張良說完後,就和陳到一起離開了此處。
“真是一位怪人。”諸葛均不理解對方的行為,呆呆的說道。
“董卓軍中出現武安君的後人,陶州牧麾下又出現吳起、蒙恬,聽聞江東會稽郡又有西楚霸王的轉世,現在又出現留侯張良的後人,真是有趣。武安君後人用兵如神,吳起在徐州簡直無所不能,聽聞江東的霸王轉世不但力能扛鼎,還一騎當千,現在這位留侯的後人又如此深不可測,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名字和其先祖完全一樣,怎麼可能出現如此湊巧的事情,這世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諸葛亮喃喃自語的說道。
…………
傍晚時分。
張良和陳到來到客棧準備投宿。
“兩位貴客如果住店的話,徐州本地人請出示身份帖,外地人的話請出示臨時身份帖,如果沒有,可以去縣衙辦理。”圓臉掌櫃帶著微笑,和藹可親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