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伴隨著星光,淹沒了衛星的表麵。人造的生態穹頂、機械都市的燈光,還有大氣的極光,在太空中也清晰可見。航天載具們已經飛向了其他的軌道,太空站漂浮在第一衛星與木星之間。
網絡開始呼喚,兩個機器人沿著小道在往回走。
對於李明都的疑問,0234說:
“我不知道,創造主們知道,a00到a2應該也都知道。”
末了,它探求般地問道:
“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
“當然是重要的。”
心神不寧的人魂機器著重地強調說:
“而且我得知道答案,必須……立刻……馬上,知道這艘船的作用,也要知道現在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知道人類這種東西都在哪裡,也要知道現在的人類世界是什麼樣的……這些對我、對你們都是重要的。”
0234閃了閃眼睛,它依舊不理解036的作為。
兜兜轉轉,半小時後,兩個機器人回到了超大規模航天載具雛形的內部。數以千計的機器人,長條狀的、方塊狀的、人形的、非人形的正在這橢圓球殼的裡側各司其職。物料的搬運,局部的整修,舾裝的收尾標識著船體的內部正在有條不紊地走向完善。
然而,李明都始終不曾見到任何的空間規劃。
隻見到架子連著架子,卻沒有任何一個稱得上是封閉的房間雛形,沒有走廊,也沒有分層地板,也沒有柱子,好似隻靠船板的結構維持自身的穩定。為了方便的腳手架注定有拆除的那一天,那麼這空曠的地方是為了裝下什麼而生的呢
身旁,0234遲疑地說了一句:
“我的任務正在呼叫我,我要離開了。”
李明都沒有理會0234的話。這古怪的機器人置身於這廣闊又虛無的空間裡,好像丟了魂。巨大的船體正被太空站牽引繞著衛星緩慢地旋轉。人形的機器人從迷宮似的架子裡抽出了長長的一根,這根架子機器人被運輸機器送走了。
結果0234沒走出幾十米,就聽到一聲冷靜的短波通訊。通訊裡說:
“0234,能回答我嗎這個空間有多大”
這年長的機器人停下了腳步,回望這像創造主的機器人所站立的地方。
運輸的載具在他的身旁閃著指示光,告知他們載具即將通過這條路線,他才恍惚地往後退了一步,運輸車往前開,穿過了兩個機器人的中央。
那古怪的機器人在車後繼續問道:
“我的意思是內球,內部的空間有多大,不包含材質的厚度,也不算外殼。”
0234平靜地說起數據來了:
“船是不規整的橢圓球體,其中內球,在平麵投影中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3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360米,高度為520米,誤差範圍在正負……”
“好了,好了,不用說了,我知道了……”
他睜著眼睛望著頭頂的數不清的像是森林一樣的架子,還有森林枝頭一個個黑乎乎的窟窿。指示燈的響聲動個不停,遠處廢材的銷毀傳來兩陣急促的粉碎聲,隨後沉默了。年輕的機器人晃了晃自己的腦袋,說:
“這個體積,這個體積,剛好,剛剛好可以把整個人造生態圈容下!”
沸騰的電流像是溫熱的血液,降溫器的工作猶如人在流冷汗與發燒。
0234遠遠地看了他一眼。
他重新坐進了車,車往對接艙的方向開去。新一批的機器人和新一批的耗材在一周的環繞後,重新被送上太空站。
天上的星星亮得耀眼,碩大的木星猶如一道黑色的天輪。若有若無的電磁波中傳遞著中央網絡各種各樣的命令。
隨著一聲震蕩,運輸載具、返廠的機器人,還有這狹窄的世界一同往著第一衛星的山頂沉去了。那時,李明都一言不發,在駕駛室裡見著地表的大氣將將覆蓋了艙室,天空緊跟著泛起從遙遠地方折射而來的光輝。
輕風回蕩,艙室微轉,那地表在養育外星事物的生態圈在黯然的陽光下愈發明亮。一縷淡紅色的指示光從穹頂邊緣一座天文台似的半球形建築發出,冷漠地射向太空站的位置。
運輸車抵達集散站,即自動行走。從集散站沿著透明通廊往外,在黑暗群山的底下進入地底。李明都看到地底其他的人形機器正在等待。他們的身邊是已經裝箱的耗材,這些耗材是機器人們為了這個計劃所服務的。他下車,交車,然後僵硬地往生態圈裡去。
約半小時後,他抵達了他第一次來到這個生態圈的位置。他看到這巨大的透明的牆壁上,那種在微觀層麵呈現出六邊形雪花狀的的東西正在緩緩地膨脹與收縮。
“這東西安全嗎”
他問道。
然而整個生態圈,他找不到能回答這點的機器人,沒有專職研究這點的機器。
“這種東西真的能帶到地球上嗎”
運輸的機器,測定的機器,建造的機器,管理的機器在周邊走來走去,又或者長久地呆在某個地方一動不動。
“可能是我多心了吧,那群盒子裡的人,那群創造主應該已經把事情想清楚了……要知道,我去過三億年後,三億年後的世界裡,地球儘管已經衰弱了,但沒有什麼被入侵與毀滅的跡象……花花草草都依然存在於沙漠之下、存在於或許就說明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曆史上一陣微不足道的雲煙。”
而人們對於外星宇航生物的想象總是趨向於文明生物。所謂的文明便是調查自然、改造自然、往往還帶著對工具的使用,使用戰艦,使用探測器與武器。
地球上,人類就依靠文明與工具,登臨了所有的動物的頂端,也成為地球這顆星星四十六億年的曆史上唯一能夠觸摸太空的物種。
文明與工具是強大的。
而這群小小的、微弱的東西,看上去就不可能有什麼文明,也就不可能有太多威脅……再怎麼強大的生物也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難道還能抵抗可以叫原子裂變,中子化為射線的太陽般的偉大力量嗎而這力量早在這個時代的千年或數千年前就被人類掌握了。
理應是不必太過憂慮的。
他在這裡徘徊,腦海裡的思想也在徘徊。時間既逝,網絡傳來任務的警鐘,任勞任怨的年輕人的心裡忽然湧起了一種延遲的憤怒,忍不住口出惡言:
“媽的,真搞不懂這群未來人!”
他惡狠狠地走向了任務向他要求的地點,隱入一片看不見的黑暗裡。而一種新的信念從這原本可以忍受又有逃脫希望的生活中升起:
“我又不是真的機器,我得知道一切,我得知道這群盒中的人是怎麼想的!這外星的東西是什麼玩意兒,地球現狀是怎麼樣的!媽的,我就是要知道一切!這群盒子裡的人,按輩分算,得叫我祖宗呢!”
這是具有可行性的事情。
因為答案正藏在那數不儘的盒中。
而作為中央宮殿巡查的機器人,他非常熟悉中央宮殿與盒中世界的運行原理,知道怎麼插線和拔線。
唯一的難點,在如何偷偷溜回到中央宮殿裡。一開始,李明都寄望於這第十五次的調動的回歸。不論會不會有第十六次調動,他都有足夠時間安排一切。
然而沒幾天,他就從管理機器裡那裡得知,首先,太空船完成的日子將近,人造生態穹頂都市的任務有變。其次,第十六次調動不會存在。現在所有機器人都將不再返回原位。組裝工廠會生產新一批機器人填補他們原本的位置。
同時,李明都等一批人形機器人從簡單的維護作業,被調動至對生態圈結構反複的檢查作業中,他們需要檢驗整個生態圈穹頂各部分是否運行良好。這種大規模檢查會重複四到五次,而在檢查中,鑽入檢修井裡的李明都發現了大範圍的機械結構與地麵、地基的連接並不是鎖死的。一種像是納米管的材料像是絲線一樣,填滿了整個生態圈穹頂的底下。
整個生態圈穹頂具有拔地而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