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支持主觀時間的球體中有一部分,在通常的傾向光譜中,比許多客觀時間的支持者更加崇尚物質。
造成這個區彆最主要的原因或許在於客觀時間的支持者通常還是支持單向箭頭(不論是能量流動的、還是因果的)的存在。不過主觀時間的支持者往往否定了這點。
一種主流的意見被重力真空地帶誕生的球體們堅定秉持。它們認為所有的時間都隻是各不相同的物質的屬性。物質的時間蘊於物質的發展之中,物質的發展蘊於物質的可能性中。在它們的設想中,無數的純粹物質像是散布在沙灘上的無數的點。因果的指向箭頭,也就是時間最主要的意義,便是這些沙粒彼此的吸引力。認識的主體既不可避免地向其他沙粒發出吸引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被其他沙粒吸引。因此,時間的標準會隨著周圍物質的移動,而不停發生變化。想要認識真正的時間,就必須要先肯定自身作為物質所會引起的“吸引力”的變化。
另一種占比也不小的意見亦與它們的起源相關,支持者都是從模糊球的吸積層到來星簇的。它們說真正的時間在宇宙誕生後便已完結了。宇宙像是一個毛線球,其中存在的種種事態並非是互相吸引的,而是由一條條線連接起來的。它模糊,不可琢磨,但區分成細部卻又清晰可見。線既是點,點也是線,它們都是一種事態。無數的事態組成了全部的世界,認識主體的認識就像是把一個點連上另一個點,將一條線段連上另一條線。連接線與點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大部分時間都有最通暢的道路使得它們會自發連接。如果想要不走最通暢的道路,那麼就需要克服阻力。而克服阻力的途徑也很簡單,哪怕是李明都也知道兩條。第一條是跨越光速限界,即可重寫整個宇宙存在的絕大多數單向箭頭。第二條是跨越質量限界,即可使得大部分已知的物理法則在超密天體麵前徹底失效。
然而不論怎麼構想,在星簇物質作為主流的末代宇宙中,它們都已經失去了實踐的可能,並且不可能再擁有了。
超過四分之三的球體都承認宇宙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剩下四分之一的球體則從來沒有真正做成過任何事。
在黑球過去的時間中,它已經忍受了數百萬年的痛苦,既不能擴張,也不能去認知,收縮在繭內,等待著永恒之中偶爾會出現的無常變化。
不過它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
而奇跡也就悄然而至了。
在“昨天”,出現了第一個奇跡,在太空被銀色泡沫所發現的過去來物,能夠行動,具備輸入信息與輸出信息的功能,近似對稱的,有所傾向的,可以自體複製的,並且其複製能夠導向其他千萬種不同可能的形式,一個多功能的生物。
而“今天”,則出現了第二個,能夠行動,但不具備輸入與輸出信息的功能,不知道是不是對稱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所傾向,不知道能不能複製,也不知道其形式固定、複雜又或者複合多變,自然也不會像動物一樣自己稱呼自己。
不知是哪個球體給了它一個名字。
“淵”。
以光速或超越光速在空間中行進,閉合了自身的界線,從而無法被觀察,猶如深淵般靜默的存在。
但……為什麼
旅人隻是讓它感到忽然和不可思議,但“淵”的存在已讓它感到迷茫。
被稱為“玄黓”的黑球仰著自己的視線,不可置信地凝視著天球外的世界。
“淵”撞擊昭陽的影響現在還在不停發生。從光年外的撞擊點一路蔓延過來的餘痕這時才堪堪追上它們光速前進的主體。紫色的火從藍色的焰中誕生,在整個無邊際的火海中拉出了一條可怕的還在不停擴張的紫色瀑布。瀑布轟擊在黑牆的表麵,沒有留下任何影響。
隻有它的內部,隻要乾涉的現象還在不停發生,五顏六色的光線就在從它的體內不停迸發。
“淵”並未被降格到可觀測的地步。
但這不是“淵”。
它還在黑牆中以“無形的姿態”跋涉。
“不行……”它像是意識到了什麼,急促地對紅球說道,“我必須要去見天球。你呆在這裡,什麼都不要動。它應該還需要不少時間才能穿過黑牆。”
紅球仍然按照天球的命令對天球內外的特定球體進行觀測,聽到黑球的話隻是回複道:
“我已經想明白了,你還沒有想明白嗎你明明知道,為什麼還要去問”
黑球沒有回複,紅球便略微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黑球上,隻見黑球已經消失在同心圓陣的背後。
在銀球的時間中,銀球同樣茫然地注視著“淵”撞入黑牆的變化,呢喃著關於乾涉的話語。
李明都看到它燦銀的表麵倒映了整個火焰燒滿的天空。望向天宇,原本澄藍的空間,像是遲鈍的巨人在受傷許久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受傷一樣,把自己撕裂了開來。衝撞的餘痕的蔓延,像是火樹熊熊成長的根。
當時,李明都已經從恍惚中清醒過來,他克製了自己對機器身的感知,並問銀球:
“乾涉是什麼”
興許他還想起了當初火環飛躍月球時,醫生那一連串不知所謂的話語,於是他還自己回答了:
“是在說光的乾涉現象嗎”
然而銀球沒有立刻回複它,像是陷入了沉思。它慢悠悠地移動。周圍沒有任何可以稱呼為聲音的東西。天球外麵的懸浮發光帶已經愈合了它受到的影響,天球也就同樣趨於穩定,但投影沒有從天球的外殼消失,像是天球在吸收這些信息。
漫長的等待是一種可怕的折磨。好一會兒,一個比先前更加冷峻的聲音飛過了李明都的耳邊。
“如你所言,球體們說那是粒子世界最基礎的現象,它證明了物質的相對獨立性是統計學的結果。黑球的計劃應該早就算到了這一環。黑牆是有縫隙的,是能被切割的。這種縫隙正是單元能被製造出來的理由。“淵”撞入黑牆以後,因為無法脫逃,而是被直接阻攔在暗色物質表麵,即會發生乾涉現象。乾涉現象不受視界影響,是物質作為幾率波在黑牆表麵完整的映射。”
“按我的理解,哪怕隻是一個光子,一個電子,它也會自己與自己發生乾涉。”
那也是醫生和他說過的。醫生還說過不僅是微觀粒子,宏觀大分子結構也在實驗中被證實存在乾涉現象。
“你的認知,我無法做出判斷,對我來說太過遙遠了。”銀球像是感到了疑惑,“但我聽說,我隻能我聽說當物質達到光速或者光速以上,它就已經不是我們通常能夠理解的物質了。我並不清楚,但我從白色係的球體那裡聽說過,它們更像是波。物自體原本就包含著自體的可能性。在模糊世界的圖景描繪中,所有的物質都是收束的幾率波,隻是落在你的觀測中,像是某種堅硬的、實體的、廣延的東西罷了。在物質的運動超出限界時,你可以想象它變得如此之快,以致於自己的身子像是被拉長了,自己的各部分像是解離了開來,每一個粒子好像都留下了自己的殘影。但殘影並非是殘影,而是真實存在的某個時刻某個可能的倒映。沒人能確定哪個倒映是現實,或許它們其實都是現實,因為它們的速度已經可以做到既在這裡,又在那裡,所以兩個地方、無數的地方它們都在。將這些倒映連上,它們便從某種東西變得更像是波,它們能夠穿透絕大多數物質傳遞,隻會留下輕微地回響,這些回響便是我們據以證明它們存在的曳跡。”
“在乾涉中,它對於黑牆的穿透,會使得黑牆的表麵留下大量印記,猶如光底下物體的倒影。這些倒影連成一塊,可能是它的切麵,可能是它某個時刻的狀態,但每一個倒影都有其真實不二的意義。所有的倒影加在一起,本質上就已經闡述了它本身。換而言之,就算它仍然被包裹在單帷視界中,我們仍可以在黑牆表麵完整地看到它的一切。信息依靠乾涉被獨立蒸發。因為,我們用噴流清除了大部分雜物,隻留下永恒燃燒的昭陽,也可以確保信息不受汙染。”
一切原本就應該這麼簡單。
“原來是這樣……”李明都恍然大悟,“對你們來說,隻要了解信息就足夠了。隻要知道信息,你們甚至可以重新造出它,是嗎”
藍色的球向前走了幾步。
“原本它們應該就是那麼計劃的……”銀球說,“而且……我才發現,按照它們的設想,還會出現一個好的變化。”
“變化”
“組成黑牆的暗色物質是丟失了信息後的純粹物質,但是“淵”卻是可能比它們質量更大、更加龐大的奇異。在這種已經不能說是高速……應該算是無限速度無限能量的物理範疇中,暗色物質的每個角落、哪怕都會烙下大量信息。就像一片密實的大地,它原本照不進任何光芒,但一天,它突然被照亮了,光線為它製造了土壤的縫隙,讓它重新變成了物質。”
“什麼意思……”
“我不是說得很清楚嗎”
銀球將目光轉回了李明都,它認真地凝視著這個經常口吐奇言的行者。
在它們的頭頂,黑牆正在四分五裂,五顏六色的光正在穿透而出。然而這最前線反倒最為平靜。從後追來的影響,那碰撞所產生的狂暴的衝擊波像是最洶湧的浪,掀動了天球,推動了其他火燒的星辰,直延伸到最遠處的邊境,然後它們自己發出的光還將返回它們發出的地點。
如此以往,彼此交織的光線便變成了層層疊疊的曆史。一秒鐘前的影像,十分鐘前的影像,與一小時前的影像,與從一年一光年外過來的影像合在一起,如蓮華綻放,無有儘處。
在這激動的天地中,天球也被迫調整了自己的位置。整個外殼世界像是傾倒一樣向著黑牆的那一頭偏移。
但這不是遠離,而是更進一步的靠近。
對於球體而言,無所謂傾斜與移動,它們與天球的相對位置不受此改變。唯一的變化隻有天球的倒映影像正在飛逝。
李明都更清晰地見到了火焰的流向。於是整個清澈的藍空便變成了晦暗的漩渦與波濤,到處是像是綢緞一樣的等離子的擺動。跌宕無儘的巨大火舌圍繞著黑牆鬥爭,撕裂蒼穹。最儘處紛飛的火花,是從黑牆的另一頭沿著曲線被擲過來的浪。
他不禁喃喃地念出了那個呼之欲出的答案:
“暗色物質會重獲新生,轉化為正常物質。”
“這是天球所預言的,暗色物質發生轉化的唯一方式,就是用有質量光速物體進行轟擊,它會被重新點燃。然而……”
銀球的表麵光影正流轉,存在於其中的某種泡沫般的生靈正在預演物理變化的情形。
“這種變化隻發生了一半。”
“一半”
殼中的泡沫開始向內聚集。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信息確實被烙印了進去,但暗色物質卻仍然保持了它原先的物理性質,它變成了‘材料’。”
“那它到底變成了什麼”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銀球保守地講道,“你不是見過嗎”
見過見過什麼
李明都委實不明就裡。
他努力地回想一切過去,卻實在想不明白銀球指的究竟是什麼,但如果順著暗色物質這唯一的鏈條進行延展,似乎與其能有所關聯的隻有一種東西。
一陣靜默的思考過後,他像是被操縱似的說出了那個顯而易見的答案:
“暗色單元——”
天球在前進,黑牆便越顯接近,從中發射出來的光線便更顯龐大而閃亮。
“你和我想得是一樣的。”
若有所失的銀球道:
“這是能夠製造疑似暗色單元的自然現象。”
它的經過在暗色物質的內裡烙下了路徑的印記,卻沒有破壞暗色物質本身。陽光照耀在大地上,比陽光更快的某種東西卻悄無聲息地穿過了大地。
在天球的時間中,它仍然在注視它那一整個空曠黑暗的內球中唯一活躍著的星球。外麵已經在天翻地覆,但這片內縮的空間和這顆血色的星球卻仍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這是它的花園,它在這裡修剪著地球生物的譜係。
距離人類登上太空已經度過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中,生存在這顆血色星球上的人類以及其他動物也已經變得各不相同。天球製造了一係列特異的區域,高重力誕生的更致密的人類,低重力則創造了骨骼中空的飛行人,在富營養的水中重新長出鰭的類人,原始的和李明都相似的人類已經變得少之又少。
然而天球已經逐漸不再關注這些人種,轉而開始關注那些原本被它忽視的從較早譜係中分化出來的小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