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0年3月初,張雲劉長青等人在時隔大半個月之後,終於率領著部隊回到了無名山駐地。
一番忙碌安置後,張雲繼續沉下心去,開始了他重複性的“宅”生活。
每月去調研兵工廠,解決兵工廠出現的各類難題,補充兵工廠缺乏的各類原材料和一些關鍵設備;
調研專家工作站,與專家們一起研究新武器、新技術、新設備,同時也在完善著新良種的推廣應用;
蹲點各個部隊,跟著各團各營的戰士們一起出操訓練,或者操持著團營級乾部培訓班,共同提升乾部們的指揮能力和戰術見識;
蹲點軍分區各部,了解乾部們的工作狀態,提出一些新想法新思路,補充一些工作設備,共同研究提升工作效率;
調研各個工廠,熟悉民用廠的各廠情況,更新了一批生產設備,提出了一部分工作要求。
調研軍醫院,了解醫生護士們對藥品和器械的需求,同時也提供一些現代醫院論文和材料,幫助軍醫院提升戰時急救以及日常醫療的能力水平。
另外,他還每半個月跟著部隊去破襲正太鐵路,然後趁機繼續大規模“套現”糧食、鋼鐵、花生、牛羊肉等物資,不斷增加軍分區的糧食物資儲備。
兩三個月的時間裡,張雲就這麼平平無奇卻又忙忙碌碌的度過,在軍分區各個點位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而在張雲及軍分區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軍分區的各個方麵,都有了一些不小的變化。
兵工廠的彈藥產量又有提升,同時因這兩三個月並未發起大的戰役,彈藥消耗不大,於是軍分區彈藥儲備數量進一步增加;
推廣出去的第8批白羽雞和第2批白皮豬開始出欄,軍分區各縣區域內的集市上,新鮮肉食供應量開始增加;
民用廠生產的各類民用設備已經開始供應各個根據地,不僅使得各個根據地裡出現了不少的民用廠,甚至整個八路軍根據地的各類物資種類都開始慢慢增多;
正太軍醫院更是發展迅速,已經發展成為了僅次於總部醫院的重要醫院,甚至醫療條件和水平已經有趕超之勢,成為了當地軍民養病治療的重要場所,甚至晉察冀軍區的很多重傷員都會來到東部駐地附近的分院療傷,很多根據地的衛生員都會來此學習;
……
正太軍分區的一切都向好的發展,反擊鬼子的動能在慢慢積蓄,等待著主動出擊的那一天。
而軍分區產生的這些新變化,也慢慢的溢出到了各個根據地,哪怕是離著百餘公裡的總部,哪怕是隔著數百公裡的老家,都能從一些細節中感受的到正太軍分區中的勃勃生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