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2月,美國政府麵臨的局麵並不樂觀。
雖然美國對日本發動戰爭可能早有心理準備,甚至有可能是有意逼迫,
但美國政界和軍方卻嚴重低估了日本這個國家,並未真正做好與日本的戰爭準備。
這也怨不得鬼子不講武德,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源於歐美列強的傲慢和偏見。
從內心深處講,美國人是看不上日本這個黃種人列強的,對其充滿了深深的鄙夷。
從1894年開始,借助著龐大的人口和市場,憑借著美洲豐富的資源,美國的國內工業生產總值便超越了英國,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頭號工業強國,並逐步控製了整個美洲、東太平洋等地,控製了10億以上的人口,數千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可以說,如果不算殖民地收益的話,當時的美國就是實打實的世界第一強國,且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這頂桂冠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直到2010年才被中國超過。
一戰、二戰的那個時代,工業實力,基本就代表著戰爭實力。
而在二戰爆發前,世界各國中,美國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而德國工業可以排到第二位,蘇聯第三位,後麵就是英國和法國,日本隻能排在這些國家的後麵。
甚至,就算意大利的工業水平,都比日本還要高一些。
不說彆的,當時對戰爭影響最大的航空工業,在最關鍵的航空發動機領域,這些歐洲國家都比日本要強很多。
特彆是英國和美國。
彆的國家設計飛機時,基本都是飛機等著發動機,隻有英國和美國,憑借著強大的曆史底蘊和強工業研發能力,在當時擁有著多款設計先進、質量優異的航空發動機,遠遠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特彆是英國在本土作戰形勢嚴峻後,將大量先進技術分享給了美國,直接讓美國航空工業厚積薄發,一騎絕塵。
這也是美國戰爭中後期飛機快速升級換代,很快就研發出P-51野馬、F4U海盜、F6F地獄貓等先進戰鬥機,直接吊打日本零式的最主要原因。
也同樣依靠這些成熟發動機,美國才能迅速研發出了B-17、B-24、B-25以及B29等重型以及戰略轟炸機機型,並很快發起對日本本土的轟炸。
可以說,無論從哪個方麵看,美國工業都是碾壓日本的。
因此,在研究如何應對日本戰爭威脅時,美**界就判斷,日本工業水平決定了日軍的上限。
日本陸軍實際上還停留在半機械化水平,與歐洲差距較大,不是美國陸軍的對手。
而日本航空工業並不發達,列裝的九七式戰鬥機等各類飛機,性能上也算不上出色,對目前美國列裝的F2A水牛、F4F野貓、CW-21B、霍克75A、P-40戰鷹等戰機並未構成性能優勢,且數量上更是遠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