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大兵團作戰,向來是極為耗費精力甚至是心力的事情。
敵情變動、部隊布局、後勤補給、野戰救助、俘虜關押,甚至是天氣預測、民心民情等等,每一個因素都要仔細斟酌考慮,每一處細節都要仔細琢磨。
這麼多因素雜糅在一塊,每一處都有可能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
因此,在大兵團作戰中,指揮官需要統籌多麵、權衡各方,並最終拍板做出決策,指揮著數十萬大軍與敵人拚死作戰。
這樣的指揮壓力,真的會讓人心力交瘁。
後世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期間,包括101等眾多解放軍高層,在指揮部裡經常十多日不眠不休,指揮若定。但勝利之後,這些元帥大將卻紛紛病倒,都是因為心力消耗過大所致。
此外,張雲這裡還有個特殊的地方。
由於之前張雲率領獨立支隊百勝百勝,發展迅猛,是八路軍當中難得的常勝將軍和“奇跡大師”,且采用戰法完全異於八路軍常用用兵手段,甚至引領了八路軍的戰術變革。
也因此,八路軍高層們逐漸形成了默契,一般不會插手獨立支隊指揮和軍分區發展工作,隻會全程給以一些提醒和意見,幫助軍分區繼續快速發展。
這樣的默契,在日常時候可以讓張雲放開手腳,無需總部和老家批準就可以隨時發動破襲作戰,從而保障獲得更多繳獲加成物資,並輸送根據地更多的糧食補給。
但如今大戰來臨,在張雲沒有主動求援前,老家仍然會隻是以指導和提醒為主,並未插手具體指揮。
如此一來,這數十萬戰士和數百萬群眾的安危,如沉甸甸的泰山般,壓在了張雲的心頭。
因為敗不得,退不得,這場戰事,成為張雲穿越以來壓力最大、責任最重的一仗。
雖然從紙麵數據看,不管是飛機數量、火炮數量還是參戰部隊人數、輕重火力等,獨立支隊都已經不遜色對麵的鬼子,怎麼看都不應該輸。
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意外。
鬼子畢竟也是鯨吞半個亞洲的列強,指揮官們戰爭經驗也極為豐富。
太平洋戰爭中,英法聯軍在東南亞戰場上,同樣在紙麵數據上碾壓日軍,但麵對鬼子部隊的大穿插進攻和快速攻勢,麵對零式戰機的優異性能,英法聯軍短短幾個月,就將東南亞丟的乾淨,遭遇了慘敗。
因此,前線部隊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會被敵人所趁。
正因為如此,張雲不得不效仿著曆史上的101、502,每時每刻都在琢磨著戰局,細數著鬼子可能的攻勢,盤算著自家的底盤,通盤考慮著戰場。
甚至,就連夢中,都是敵我雙方排兵布陣的較量。
這不,開戰第二天,張雲就已經有了心力交瘁的感覺。
唯一讓張雲欣慰的是,至少從目前看,戰局一切還好,鬼子們的招法並未超出前線預料。
而且,張雲手中至少還有3縱大部、守衛5團和守衛新二團近4萬兵力可以作為預備隊,隨時可以填補前線空缺。
……………………
指揮室裡,劉長青看張雲仍然繼續坐在沙盤前琢磨戰局,不得不再次勸道
“司令,鬼子此次重兵雲集,發起如此大規模的戰役,必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退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