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禦馬監太監,塗文輔。
該死的東西。
讓他立孺子帝,魏閹,客氏好繼續把持朝政。
在朱由校眼裡,魏忠賢絕非什麼好鳥。
史書記載,魏忠賢在內廷排名第三,地位次於掌司禮監印太監王體乾,禦馬監掌印太監塗文輔。
然而,魏忠賢最有魄力,靠著勾結客氏,已然權勢滔天。
控製內閣,東廠,錦衣衛,司禮監,禦馬監,還有三萬內操軍。
即淨軍。
司禮監的王體乾,禦馬監的塗文鋪,自甘墮落,與之沆瀣一氣,淪為他的走狗。
誠然,魏忠賢能壓製朝廷虛偽的清流,力推恢複萬曆年間的工商稅,海稅,針對工商業,外貿發達地區征稅,嚴厲打擊偷稅,彌補國庫。
崇禎貼身太監曹化淳都感慨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
故而,許多人認為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
但天啟登基,李選侍控製乾清宮,與太監魏忠賢密謀挾持朱由校。
天啟病逝,魏忠賢與黨羽商量對策,又欲立孺子帝取代崇禎。
加之,魏忠賢勾結客氏,排擠政敵,陷害忠良,羽遍布朝廷,又殘害妃嬪,致使前身眾多子嗣早夭,絕對罪不可赦。
魏忠賢作為乾臟活的工具很棒,指望他治理國家,嫌大明朝亡的不夠快嗎?
今魏閹聯合閹黨,大有逼宮之勢,朱由校怒由心中起,斥責道:“都長本事了,朕還沒死,這麼急立無中生有的孺子帝嗎?”
聞言,魏忠賢為首閹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沒有離去的念頭。
陛下病入膏肓,時刻駕崩,越早定奪繼承人越好。
不然,陛下駕崩,閹黨恐成新君登基的墊腳石。
嗯?
敢公然抗命,莫非認為自己比陛下還厲害。
朱由校觀之怒不可遏,質問:“魏老狗,你想造反嗎?”
此不可謂不重,魏忠賢好似軟腳蝦噗通跪地,咚咚磕頭:“皇爺,奴婢斷不敢造次,隻是....”
“隻是什麼?”
朱由校走下龍榻,抬腳猛踹在魏忠賢胸膛。
嘭。
氣勁賊大,踹的魏忠賢仰麵倒地。
大明,太監怎麼權勢滔天,卻始終難以撼動陛下地位,更沒有唐代弑君的太監。
無它,唐代太監掌握禁軍,而大明太監不掌兵。
繞是魏忠賢訓練內操軍,依然有京營製衡。今魏忠賢掌控朝堂,隻要自己活著,魏忠賢掀不起什麼浪花。
魏忠賢倉惶伏地,內心七上八下,更是滿腹疑惑。
陛下病入膏肓,臥床不起,然而,適才一腳,氣勁極大,哪有半點生病的樣子。
是回光返照?
還是龍體安康?
殿內氣氛詭異,魏忠賢和黨羽進退兩難。
這時,旁邊身材魁梧,氣勢威猛老者出聲:“陛下,臣等孟浪了。”
聞言,朱由校望向說話之人。
英國公。
張維賢?
張維賢是明末風雲人物,天啟,崇禎繼承皇位,他都出了大力氣。
今張維賢統領京師三大營。
即使魏忠賢權傾朝野,在世代掌握軍隊的張維賢麵前依然不敢放肆。
魏忠賢瞧見張維賢說話,頓時神色無奈:“皇爺,老奴造次,老奴該死,怎奈皇爺龍體每況愈下,京城各種流言蜚語。
今局勢不穩,不確定繼承人,遲則生變,老奴不敢不重視,國公世代忠良,故而請求國公勸諫皇爺。”
“是局勢不穩,還是你內心不穩。”朱由校不喜不悲,麵孔表情令人難以捉摸,瞥了眼旁邊閹黨說:“英國公,魏忠賢,塗文輔,田爾耕,內閣官吏留下,其餘人速速退去。”
見狀,閹黨官吏紛紛望向魏忠賢,直到看見魏忠賢示意眾人離去,方才向朱由校行禮退出乾清宮。
旋即,內閣首輔黃立極挺身而出,向朱由校道:“陛下,尚公所言不假,京城不穩,該如何處理呢?”
喜歡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從收服錦衣衛開始(www.101novel.com)